“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問題是產權改革,產權改革應該著重針對國企、土地、金融等領域,需要有一個大的突破。”民生證券研究院院長、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管清友說道。
管清友是在由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中國金融研究院和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主辦的2017兩會熱點解讀會議上做出這番表態的。管清友認為,過去40年間,中國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就是產權改革,并且有四個重要的關鍵節點。
“其中前三個節點都是內外因素共振形成的,一是1978年,國內撥亂反正,走向改革開放;二是1992年,雖然外部出現蘇東劇變,全球統一市場,但是經過三年的內部治理整頓,中國已經開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三是1998年到2001年,外部環境本來是要惡化的,但是911事件使外部環境緩和,同時國內也進行了比較徹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管清友說道。
管清友認為,當前,中國正處在2008年以來的第四個時間節點,外部環境在惡化,這就使得改善中國內部環境尤為重要。
“產權改革實際上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整個社會的風險偏好問題,二是現在很多領域存在體制性扭曲,或者由于體制、機制的設計,導致要素的扭曲。”
談到要素扭曲時,管清友指出,以貨幣發行為例,中國貨幣發行實際上是目標制,沒有債務做為基礎,這就使得無論是根據地根決定票根,還是外匯儲備倒逼貨幣發行,都使得貨幣發行的寬松和過度程度可能已經超出想象。“2007年M2的規模大概是70多萬億,而現在M2的規模是大概150多萬億。”
另外,管清友也提到了過度金融化的問題,他認為,無論中國提出三期疊加的判斷還是新常態的說法,亦或是現在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都應該考慮是否適合2008年以后世界經濟運行的真實圖景。
“2008年以前,經濟增長、流動性過剩、企業盈利改善、股票上漲基本是一致的;但是2008年以后,我們看到經濟持續下行,企業盈利惡化,美國市場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則是股票和債券市場兩個牛市,無風險收益率持續走低,而在中國,則是流動性過剩和股票市場的泡沫。”
管清友認為,以2008年為分水嶺,最大的變化在于,2008年以前的流動性過剩基本上與整個經濟運行是匹配的,而2008年以后的流動性過剩則很難進行界定,如果以金融行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來看,中國已經達到8.5%,而美國和歐洲基本在7%左右。“這就導致了整個金融體系脫虛向實。”
管清友指出,要解決脫虛向實的問題,靠抬高金融體系銀行間市場的利率的做法是南轅北轍的;根本原因是實體經濟回報率的提高,這就要與解決產權問題和要素扭曲結合起來,“不解決要素扭曲、不解決產權問題,很難解決流動性問題。”
在談到資本市場改革問題時,管清友認為,注冊制對中國資本市場來講非常重要,不僅能讓企業加快上市,同時將改變中國的監管體制;另外,管清友認為,雖然中央原則上不再批準設立除上海和深圳之外的第三家交易所,但是站在今天的時點上,應該支持新三板作為獨立的交易平臺,而沒有必要從物理空間上再去考慮是不是第三家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