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23日在第二屆野三坡中國經濟論壇上表示,過去中國的重要優勢之一是勞動力低成本,下一步要在守住既有優勢的同時,創造經濟體系低成本的新優勢。為此,應將降成本置于供給側改革中的優先位置。
劉世錦指出,中國經濟近幾年的一個重要變化是服務業比重上升,工業和制造業比重有所下降,但制造業仍是中國經濟競爭力的基礎所在。目前制造業的發展是中國轉型期面臨的重大挑戰,數據顯示,與美國相比,除了勞動力成本以外,中國的其他成本如土地、物流、能源、通訊、融資、環境等都比美國高。
劉世錦表示,經濟體系低成本的實現需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發揮決定性作用,在基礎產業領域要進一步打破壟斷、鼓勵競爭,促進生產要素流動和優化配置。
對于優先降成本的供給側改革具體如何推進,劉世錦表示,第一要推動土地制度改革,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改革。第二要推動能源領域改革。要打通國內外原油、成品油市場,放開對地方煉油企業的市場準入,允許中小企業進入上游勘探領域,讓國內企業也可以參與國際競爭。第三要推動物流領域改革。鐵路系統應在網運分離、區域競爭等方面進行探索,形成既有利于統一管理又有適度競爭的市場格局。第五要推動電信領域改革。已經開展的聯通混改重在改革治理結構和體制機制,全面提升企業效率和市場競爭力,但更重要的是“行業混改”,要組建一兩家由民營資本為主的基礎電信運營商,促進市場競爭,全面降低信息產業發展的成本。第六要推動金融領域改革。進一步放寬準入,著力發展有助于實體經濟企業和產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的金融機構、業態和工具,同時要擠出金融自我循環的泡沫,真正為實體經濟服務。第七要加強環保領域的監管,將本不應由社會承擔的隱形成本,轉由污染制造者自身承擔,同時要防止地方政府“懶政監管”、“歧視監管”或“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