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這里是一片活力園區。廠房整飭,道路暢通,綠意蔥蘢。
從園區向西8公里,就是碧波蕩漾的泰國灣。一艘艘貨輪從西哈努克港緩緩駛出,承載著柬埔寨人民迫切發展的愿望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潮。西港是柬埔寨最大的港口,這也是中國企業選擇在這里落戶的重要原因。
2015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會見柬埔寨首相洪森時提出,在“一帶一路”框架內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運營好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次年10月,習近平對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賦予西港特區全新定位——“蓬勃發展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是中柬務實合作的樣板”。
“把西港特區建成‘柬埔寨的深圳’”,柬埔寨首相洪森多次回應習近平主席的倡議,表明對西港特區未來建設的期待。
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上的經貿合作區,西港特區因其造福當地、合作共贏的顯著特色成為“樣板”。
“有困難,找特區!”中企的到來讓西港徹底變了樣
巴戎寺內,吳哥的微笑猶存,雕有彼時遠赴柬埔寨的古代中國商人的壁畫栩栩如生,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一幕跨越歷史時空靜靜綻放。今天,因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提出,柬埔寨這個重要的沿線國家再度成為中國商人踏足的熱土。
“10年前剛到這里的時候,我的心情簡直難以言表,那完全是不可操作的現場!”回顧園區初創情形,西港特區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蔣君至今仍感慨不已。為了測繪場地,蔣君和幾位同事披荊斬棘,手上腳上全是血印,頂著工具包涉水而過,還曾遭遇螞蟥。歷經艱難,2009年第一幢廠房交付,2012年底園區初具規模,有了十七八幢廠房。
廠房的落成意味就業機會來臨。“我們從附近招聘村民來工廠上班,發現他們的衣服幾乎都有破洞,連女孩子也不例外,于是我們就自發地給工人們捐衣服。”蔣君說,當時村民們沒有水泥房屋,沒有電線,沒有自來水,“唯一與工業文明有關系的是屋面上那層薄薄的鐵皮”。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我們深受鼓舞,西港特區的發展也進入快車道,入園的企業數量開始明顯增加。”西港特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建江告訴記者。現在西港特區已具國際工業園區的規模,首期5平方公里區域內建有160幢廠房,引入109家紡織服裝、箱包皮具等企業,其中94家為中資企業,1.6萬人在園區工作。
西港特區所在的默德朗鄉鄉長恩薩隆對記者說:“以前我們只能靠種地砍樹過活,日子艱難,現在我們鄉家家戶戶都有人在園區上班,每家都有摩托車,真是好太多啦!”說到高興處,恩薩隆老人呵呵樂了起來。
走到園區周邊村子的巷口,只見顏色各異的磚瓦樓房、琳瑯滿目的沿街商店,水泥馬路上不時有村民們騎著摩托車從我們身邊經過。一些孩子躺在路邊的吊床上,手里拿著平板電腦,看孩子的大人坐在新蓋的小樓前,向記者微笑致意。因為中國企業的到來,小村徹底變了樣。
“有困難,找特區!”這就是當地人眼中“特區”的意義。
默德朗鄉小學校長蓋烏蒂告訴記者,中國企業為學校援建了電教室,資助貧困學生,還對村民進行中文和技能的免費培訓。“感謝中國!”蓋烏蒂雙手合十,這是柬埔寨人表達謝意最真誠的方式。
“接下來,我們要把習近平主席的激勵轉化為強大動力,緊緊抓住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柬埔寨‘四角戰略’對接的戰略機遇,把西港建成300家企業入駐、10萬工人就業、配套功能齊全的宜居新城!”曹建江對此信心十足。
當前,西港特區的工業產值對西哈努克省的經濟貢獻率已超過50%,西哈努克省省長潤明將西港特區稱作推動該省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從西港通往金邊的四號公路上,車流如梭,記者幾年前路經這里時車輛比現在少得多。奔忙的車流,是“一帶一路”建設蓬勃興起的縮影,也是柬埔寨和中國互利共贏、攜手并進的寫照。
“‘一帶一路’,是為了共同發展,是做實事”
柬諺云,“信任如樹”。
西港特區等中柬合作項目之所以達到高水平、深層次,源于兩國歷經歲月洗禮的傳統友誼,源于兩國領導人密切交往結下的深厚情誼。
回憶起習近平主席2016年訪柬時的熱烈場景,中國駐柬埔寨大使熊波記憶猶新:“莫尼列太后特別派遣夏卡朋親王和阿倫公主去機場迎接習近平主席,金邊的大街上豎起習近平主席的巨幅畫像,民眾夾道歡迎,隊伍一直綿延至很遠,這樣舉國歡迎的熱烈場面是從未有過的。”
在金邊的采訪中,“一帶一路”是個不斷被柬埔寨政府官員和學者提及的熱詞。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克洛媞達已76歲高齡,曾在2009年接待過來訪的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她眼中,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為了共同發展,是共贏的倡議,是做實事。大家共建‘一帶一路’,世界肯定會和平發展”。
“‘一帶一路’就是關于聯通,聯通就會帶來新的機遇。”柬埔寨發展理事會秘書長宋金達直截了當地說,“我喜歡‘一帶一路’是因為參與了‘一帶一路’的柬埔寨能夠實現加速發展。”他以西港特區為例說,2013年以前在西港很少看見中國人,自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西港發生了很大變化,到處可見中國人,“中國企業家們看到了亞洲區域發展的大圖景,紛紛走了出來”。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柬務實合作成果快速拓展:中國企業新建、改造公路20條,總里程達2669公里,占柬埔寨國道總里程的35%以上;新建特大型橋梁8座,大大改善了柬交通狀況,便利民眾出行和運輸;建成6個水電站項目,實施3個輸變電網項目,基本支撐了柬全國電力供應,為改善柬民眾生活、推動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中柬交流合作,讓西港特區“具備成功所需的一切要素”
行走在柬埔寨的鄉村與城市,既能感受到相對滯后的基礎設施所透露出的發展水平,也能感受到處處興建的工地、繁忙的車流所迸射出的旺盛生機。
強烈的反差,讓記者不禁想到,20年前,這個國家還處于戰爭之中,1998年才真正進入和平建設年代。歷經幾十年戰亂,國家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也正因為此,柬埔寨人民有著最強烈的發展愿望。
記者看到,一座座摩天大樓在首都金邊的天際線上拔地而起,幾乎可以觸摸到這座城市的快速成長。柬埔寨已成為亞洲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國家之一。不可否認的是,柬埔寨經濟飛速發展的背后是中柬經濟合作的持續深化和中柬發展經驗的深度交流。
西港特區正是這樣一個典型案例。特區的誕生,是兩國政府頂層設計、部門對接、企業推進的共同成果,既融合了中國工業園區發展的成功經驗,也創造了獨具柬埔寨發展特色的開發模式。宋金達對記者說,在西港特區,專業、認真、勤勉的中國企業家們帶來了很好的中國經驗,西港特區是柬埔寨最有前景的特區,“具備成功所需的一切要素”。
在西港特區綜合服務中心大廳內,記者看到柬埔寨政府在此設立了一站式服務中心,將發展理事會、海關總署、勞工部等政府機構的辦公室開到了園區內,便利企業辦理各種相關手續。發展理事會派駐代表南金塔向記者透露,洪森首相考察中國深圳后,指示要將中國的管理經驗引入柬埔寨,這個中心正是在此背景下設立的。
4月11日,洪森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柬文版首發式上表示,該書收集了習近平對治國理政的重要見解,可以說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精華所在。柬埔寨各級官員非常希望加強與中國在國家治理和發展經驗方面的交流,他們認為中國的經驗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柬埔寨目前遇到的很多發展方面的問題可以從中國的經驗中找到答案。
中國和柬埔寨是有著千年友好交往歷史的好鄰居,“一帶一路”倡議讓兩國的合作與發展站上新起點。一箱箱標有“柬埔寨制造”的貨品從西港特區發出,承載著柬中兩國人民攜手發展的愿望,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一直延伸到遠方。正如洪森首相所言,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一艘巨輪,將帶著包括柬埔寨在內的沿線國家駛向共同繁榮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