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行業“十三五”煤控中期評估及后期展望》從“三去一降一補”方面總結了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十三五”前半期取得的顯著成果。 在去產能方面,煤炭行業在2016-2018年間共退出產能8.1億噸,提前完成“十三五”的階段性目標。煤炭開采和洗選行業產能利用率已經從2016年的59.5%上升到2018年的70.6%;在去扛桿方面,盡管煤炭行業的資產負債率仍高于工業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的56.6%,但其負債率已經從2016年的69.54%下降到2018年的66.18%;在去庫存方面,全國煤炭企業庫存從最高水平2016年7月的12750萬噸下降到2018年6月的5800萬噸;在降成本方面,煤炭開采和洗選行業2017年百元主營收入成本約為72.28元,較2015年下降了12.07元;在補短板方面,煤炭科學產能逐年提高,安全生產事故及死亡人數逐年下降,全國科學產能從2016年的20.55億噸上升到2018年的23.41億噸,煤礦百萬噸死亡率從2016年的0.152下降到2018年的0.093。此外,煤炭行業煤礦數量大幅減少,產業集中度有效提高,全國煤礦數量已從2016年8100處減少到2018年的5800處左右,完成了“十三五”規劃中2020年減少到6000處的目標,大型煤礦產量占比已接近2020年80%的目標。
報告同時分析了煤炭行業“十三五”后期的發展形勢,預計到2020年,我國煤炭行業總產能達45-47億噸,產量37億噸左右,產能利用率超過75%,產能過剩問題基本緩解,行業生產集中度大幅度提高。到2020年,全國煤礦數量或將縮減至5000處左右,大型煤礦產量占比將大幅上升至82%。基于能源局公告的生產建設煤礦統計數據,報告預計,2019年到2020年,煤炭行業仍將有1.8億噸的去產能空間。報告提出的相關建議包括未來應該積極實現優產能與保供應、盡快落實市場化債轉股配套政策、規范行業稅費體系等,將對我國進一步推進和優化煤炭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現代煤化工 “十三五”煤控中期評估及后期展望》執行報告認為,我國現代煤化工在“十三五”前期發展迅速,關鍵技術實現整體突破,產業規模快速增長。2017年,現代煤化工共轉化煤炭7428.8萬噸,約占全年煤炭消費總量的1.96%,較“十三五”初期增加耗煤量2890.8萬噸。報告指出,我國煤制油的產能規模現居世界首位,2017年年底我國已建成煤制油項目8個,產能規模約906萬噸/年,總產量322.7萬噸,產能利用率35%;煤制氣相較煤制油產業發展相對滯后,2017年年底僅建成煤制氣項目4個,產能規模約51.05億立方米/年,總產量26.3億立方米,產能利用率51.5%; 煤(甲醇)制烯烴截止到2018年10月產能達到1242萬噸/年,2017年總產量約634.6萬噸;煤制乙二醇2018年產能達到363萬噸/年,2017年總產量153.6萬噸。
報告指出,我國現代煤化工的發展取得了諸多進展,如項目總體安穩運行、運行指標不斷優化、裝備國產化率提升等。例如,神華寧煤煤制油項目油品A、B線已能達到滿負荷運行,煤間接液化技術和大型費托反應器等37項技術裝備的國產化率已達98.5%,相關示范項目污水處理有了明顯進步,環保水平不斷提高。但報告同時認為,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仍處于示范發展階段,仍面臨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例如,我國在大型壓縮機和關鍵泵閥等關鍵核心裝備方面仍需進口,且在國產化10億方/年甲烷化工藝及催化劑、煤制芳烴等方面尚未有成熟穩定的示范業績,未來需要加快相關技術攻關。此外,報告預計2020年我國煤制油和煤制氣的產能分別達到1206萬噸和90億立方米,低于《煤炭深加工產業示范“十三五”規劃》的1300萬噸/年和90億立方米/年的目標。報告指出,相關目標沒有實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中低油價下項目的經濟性較差、受制于輸氣管網壟斷、項目配套的煤炭資源無法充分保障等。 此外,現代煤化工還面臨著新能源替代和碳排放約束加強的挑戰。簡言之,煤化工項目面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制約著煤化工的發展。
對于“十三五”后期現代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報告建議在“十三五”后期,我國現代煤化工應以國家能源戰略技術儲備和產能儲備為重點,積極穩妥推進煤炭深加工產業升級示范。在水資源有保障、生態環境可承受的地區,開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氣、低階煤分質利用、煤制化學品、煤炭和劣質原油綜合利用等升級示范,提升煤炭轉化效率、經濟效益和環保水平,推進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與燃料并舉轉變,進一步發揮煤炭的原料功能。國家相關政府單位對現代煤化工項目有著明確的定位,即實現示范功能,完成戰略技術儲備。大規模商業化的發展對現代煤化工項目的必要性和環境友好性提出了挑戰。
我國煤炭行業就業總規模已經從2013年峰值時期的537萬人減少到2017年年底的352萬人。《煤炭轉型中就業問題研究》認為當前煤炭行業就業所面臨的壓力來自于多方面因素的疊加,主要包括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煤炭轉型壓力、減少環境污染帶來的控煤壓力、技術進步帶來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淘汰落后產能的壓力。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例,我國煤炭開采行業的平均勞動生產率由1990年的每人每年179噸上升到了2010年650噸,在2016年進一步提高到859噸。報告指出,山西省是全國就業規模最大的省份,2015年煤炭行業約有93.93萬人,約占全國總量的25%左右,而黑龍江、山東和河南等地煤炭生產不僅具備一定規模,而且勞動效率較低,萬噸產量所需要的人數高達29.0、32.2和28.7人,因此這些煤炭生產規模大、勞動效率低的地區在煤炭轉型過程中,將會最先面臨嚴峻的就業減少壓力。
報告指出,能源和經濟轉型過程要特別強調公正轉型。政府和企業要對煤炭資源過度依賴的地區和產業妥善做好下崗職工再培訓、再就業的引導和幫扶,做好職工社保、醫保的接續,積極創造就業機會,提供新崗位。不同煤炭基地由于發展實踐以及特點上的差異,所面臨的壓力和問題也各不相同,因此要解決就業問題,必須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一地一個解決方案。重點地區要解決產能過剩帶來的就業壓力,實質上是要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和可吸納就業的新產業,改造原有的依賴產能過剩行業的社會環境,實現能源結構的公正轉型。對于山西來說,煤炭轉型需國家層面對山西制定分階段脫煤的規劃設計;對于河北來說,煤炭轉型要注重京津冀的協同發展和保障民生的基本需求;對于黑龍江來說,要加大生態修復投入,落實有益于職工的培訓和保障機制,加快體制改革和解放思想,鼓勵新興業態的就業創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