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我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正式提出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雙碳政策的實行使得傳統化石能源備受沖擊,而太陽能、風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則又迎來了一波發展機遇。近日,一些媒體稱,山東發現新能源“巨大寶藏”,儲量大約相當于180億噸煤炭,可供中國使用3800年。
2月14日,青海海東供電公司組織員工來到位于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的爍華鐵合金有限公司,上門講解市場化電價交易政策,對該公司余熱發電機組進行檢查,為客戶節能減排建言獻策。為掌握客戶用電需求,近日,海東供電公司走訪大客戶,組織人員上門開展用電技術咨詢和指導服務,有針對性地提出節電建議,提高電能利用率。目前,海東地區已有3家水泥廠、12家鐵合金客戶相繼安裝了余熱發電機組,裝機容量近10.5萬千伏安,余熱發電機組年發電量約5億千瓦時,一年可幫助企業節約成本近1.5億元。
據報道,不需要陽光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想法可能聽起來很瘋狂,但它并不是完全不可能。作為為人們帶來更多清潔能源的革命的基石,太陽能電池板已經成為最好的選擇之一。然而,這些能源導體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它們需要陽光的直接照射來創造能量。但是,如果科學家能夠消除這一缺陷呢?這就是AuREUS背后的想法,一種不依賴陽光直射來產生能量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板。
21臺分布式調相機全部投產后,可直接提升青海海南州地區新能源外送能力350萬千瓦,預計年均增發新能源電量70.2億千瓦時,若全部輸送至華中地區,年均可替代當地火電原煤318.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74.2萬噸,經濟效益良好,節能減排收益顯著。截至2月15日,位于青海省共和縣新能源基地內的世界最大規模新能源調相機群累計增發新能源電量7.85億千瓦時,并且全部輸送至華中地區,相當于替代當地火電原煤35.6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4.21萬噸。1月23日,青海海南新...
冬奧場館歷史上首次實現100%綠電供應,全球首次大批量使用氫燃料電池客車服務體育賽事……北京冬奧會開賽以來,不僅場內比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場外也進行著歷史性的“追風逐日”競賽。這場競賽讓人們看到中國能源轉型在加速,并將對全球經濟社會轉型帶來深遠影響。
能源生產和消費相關活動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大力推動能源領域碳減排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以及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舉措。
能源生產和消費相關活動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大力推動能源領域碳減排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以及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圍繞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現有的體制機制、政策體系、治理方式等仍然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需要。
為保障北京冬奧會綠電供應,我國在多個環節進行了技術創新。“雙碳”目標下,一屆全力以赴的“綠色奧運”,有望加速推進中國能源轉型,并向世界展示我們的決心。
川投集團表示,中國電建成勘院近年來強力深化改革、著力推動創新、厚植發展優勢,與川投集團擁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契合的功能定位與廣闊的合作空間。希望雙方堅定不移貫徹國家“雙碳”戰略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決策部署,共同打造全方位、全范圍、全產業鏈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實現國資國企“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貢獻更多的央地智慧和央地力量。
納米金剛石可能很小,但它們可以幫助解決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氣候變化。氫氣是一種清潔燃燒的燃料,在燃燒后只留下水。許多國家將氫氣視為實現零碳未來的途徑,但轉向氫氣經濟需要其生產比現在更實惠。
江西省近日出臺《江西省“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分析目前氣候變化的事實,總結“十三五”時期工作成效,對“十四五”時期江西省應對氣候變化提出新的目標要求。
Husk Power Systems是一家清潔能源公司,自2008年以來一直處于為農村電氣化提供燃料的前沿,它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在尼日利亞推出500個太陽能小型電網。
早在申辦之初,實現綠色辦奧就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承諾。特別是,作為我國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后舉辦的國際體育盛會,北京2022年冬奧會具體的低碳目標有哪些?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中國將踐信守諾、堅定推進,已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還將陸續發布能源、工業、建筑等領域具體實施方案。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和清潔發電體系,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超10億千瓦,1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已有序開工建設。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0日在江蘇無錫同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舉行會談。雙方就雙邊關系、務實合作和多邊協調進行深入交流,達成廣泛共識。
清潔能源,即綠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夠直接用于生產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