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中國城市科學發展市民滿意度調查研究成果暨中國城市科學發展高層論壇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本屆論壇由民政部社會工作研究中心、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北京大學中國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等單位聯合主辦。
建設部原副部長楊慎對本次論壇予以高度評價。他說,這次由五大權威機構主辦的中國城市科學發展高層論壇,是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黨的根本宗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旨在弘揚城市人文精神,張揚城市個性,傳承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個性。他著重談了城市化和社會化多元化的道路選擇,調整布局的方式和必要性以及生態建設問題的推進方法等三個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牛鳳瑞認為,中國發展的難點和軟肋在三農問題,但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鑰匙不在農村,而在城市。他表示:“統籌城鄉發展的核心是以城帶鄉,而城市帶動農村發展的前提是城市化率先得到快速發展。”
鑒于國內仍然存在的反城市化的觀點,牛鳳瑞認為,城市化是我們發展的必由之路,它與可持續發展相輔相成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城市化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他說:“城市化要大量地消耗資源和能源,但是城市有更高的能源和資源的配置效率。城市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但是這種巨大的污染,又為我們治理污染提供了規模化的需求,提升了我們集中化治理污染的水平。所以依托于城市的污染治理才是更有效率的。”
國家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在論壇上做了《積極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的環保政策》的主旨發言,提出了關于綠色經濟方面的一些政策建議。他說,“現在全世界包括中國已認識到,既要應對金融危機,又要保持經濟增長,又要面對氣候變化等等問題,我們怎么能找到一條路,即對解決這幾方面的問題都有效果。我以為,促進綠色經濟可以從兩方面去著手,一是著手在經濟領域制定政策,二是在環保領域制定政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主任周宏春則概括了低碳經濟的三個特點,首先是相對性,即低碳是相對的,是動態的變化過程;其次是技術性,也就是說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技術進步來推動;第三個是經濟性,即發展低碳經濟需要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供需雙方在公平公正公開的條件下,經過博弈形成合理的價格機制。
對于未來低碳城市如何發展,周宏春認為,各級政府應該用低碳的理念和系統的思路來規劃城市,建設城市,減少對城市的破壞,減少過程,盡量避免畫蛇添足。
據介紹,中國城市科學發展市民滿意度調查研究工作旨在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其主要通過比對分析近三年城市的環境、衛生、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63項統計數據,結合城市在低碳經濟、生活品質和人居環境、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安全暢通和政務公開、綜合治理和社會風尚等五個方面的發展情況,參考市民網絡投票、問卷調查結果,最終評選出人民滿意城市和綠色經濟十佳城市(后附評選名單)。該項工作自啟動以來,得到了許多城市市民的積極支持和廣泛參與,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全國各地4000多萬市民的網絡投票足以表明對此的關注程度。
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江東表示,作為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兩個國家戰略唯一疊加區域,隨著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兩個國家戰略的加快實施,營口鲅魚圈正面臨著創業發展的好時機。營口鲅魚圈的城市環境、經濟規模、功能配套和綜合投資條件優勢明顯,有望在新一輪大開發、大開放進程中率先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