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向學者的谷歌學術搜索引擎上,大約有2萬篇研究論文提到了氣候變化的最壞情境:在人口過多、技術落后的地球上,人們挖完了所有可以找到的煤。基本上,這是對全球變暖最具災難色彩的預測。
這對科學家來說很重要。最壞情境專注于研究不可思議的事物,以及如何避免出現這種后果。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引起爭論的最新分析報告表明,它的假設也是錯誤的。
這是個好消息。研究人員認為,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消耗的減少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接近當前目標,從而讓我們在減少污染方面制定更高的標準。壞消息是,從打破氣候變化平衡比行星滅絕更有利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好消息也讓我們仍然有很多麻煩。然而,如果這項研究得到其他科學家的證實,并引起決策者的關注,則將有助于加快遏制全球變暖的行動。
最壞氣候情境
這個關鍵問題與煤炭有關。簡單地說,我們燃燒的煤炭越多,我們破壞大氣層的速度就越快。這份研究報告的作者稱,最壞氣候情境假設人類在本世紀燃燒的煤炭比正常情況下可能消耗的數量多得多。而他們在2017年5月發表的第一篇論文表明,除了特朗普政府以外,似乎只有氣候情境模型的設計者認為煤炭消耗量會增加。比如說,最極端的最壞情境假設,到2100年煤炭將占全球能源供應的94%,而2015年這個比例約為28%。
2018年2月發表在《環境研究快報》(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的這份新研究報告表明,所有這些假設消耗的煤炭可能在多大程度上扭曲我們對未來的看法。研究人員寫道,這讓人“懷疑這種預期是否依然有效。”
最壞氣候情境是四個指標之一。這些指標從低排放到高排放分別為RCP2.6、RCP4.5、RCP6.0和RCP8.5。2011年引入這些指標是為了讓構建不同氣候經濟模型的研究人員對2100年溫室氣體濃度可能上升的幅度進行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