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月19日電 它是全世界單一品牌銷量最大的啤酒生產商、中國最大的零售商、中國最大的城市燃氣運營商;它是紅色“希望小鎮”的締造者,萬科集團的最大股東;在2013年世界500強企業中它名列187位,并連續9年獲評國務院國資委考核最高等級A級……
從2001年到2013年,華潤集團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了20倍、17倍和25倍,闖出了一條國有企業成功的市場化道路。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說:“華潤是所有業務均處于競爭性領域、沒有享受任何壟斷特權和政策支持的企業,華潤以優異的業績表現,創造性地回答了市場經濟下國有企業怎樣搞好的問題。”
新年伊始,華潤雪花啤酒宣布正式托管茅臺酒廠啤酒有限責任公司,投入2.7億元對企業進行重組;一周后,這家連續虧損10多年、最高年產量不足4萬噸的企業迅速投產。根據華潤的計劃,這家企業將在5年內形成年產40萬噸啤酒的規模。
然而,這只是華潤新一年投資擴張的冰山一角。近幾年來,華潤每年用于并購重組的支出都超過1000億元。
新世紀以來,華潤圍繞消費品、電力、地產、水泥、燃氣、醫藥、金融七大領域進行投資,目前華潤啤酒年產量接近1200萬噸,生活超市等自營門店超過4000家;燃氣業務年銷量超過100億立方米、用戶超過1600萬;地產業務不僅有華潤置地,還是“希望小鎮”的締造者;醫藥業務規模居全國第二,擁有“999”“雙鶴”“東阿”等中國馳名品牌;金融業務主要包括銀行、信托、基金業務,是獨具特色的一體化的金融服務商。
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說,“現在華潤的企業定位是‘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多元化企業’。”
華潤1992年就在香港上市,是第一家進軍資本市場的中資企業,目前在香港有5家上市公司。近些年,華潤發展資金主要來自資本市場;在企業做大后,華潤又將這些優質資產上市,獲得資本溢價,從而形成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
宋林說,利用資本市場籌集發展資金,不斷兼并收購實現行業整合,是華潤快速“做大”的一個秘訣。
華潤集團總會計師魏斌說,資本運作只是手段,通過兼并重組可快速切入市場,擴大市場份額,通過整合提升形成競爭優勢。
依靠資本運作的“魔力”,華潤雪花啤酒、華潤醫藥、華潤電力等如核彈般在市場炸響,留下一朵朵曼妙的“蘑菇云”。但華潤在開展大規模并購的同時,也強調在戰略引領下資產有進有退、剝離與并購同等重要的原則,不斷優化業務結構,提升資產質量,保持盈利能力,最大限度地維護股東權益。
10年前,萬家超市被華潤從萬科手上作為非主業剝離出來,如今通過業務拓展和管理整合,華潤萬家已穩居中國零售市場規模第一;曾經瀕臨破產的三九醫藥,被華潤重組5年后,利潤增至原來的3倍多;2005年華源集團發生危機,華潤接管華源后投入130多億元進行資產剝離重組,保留下來的醫藥資產與三九一起,構成了中國第二大醫藥產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