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巨頭--中石油集團相關數位現任與前任高管遭調查,引發香港資本市場中的股票價格下挫,不少機構投資者也加入拋售行列。但值得關注的是,中石油的海外美元債卻平靜如水,波瀾不興。
細數其中的原因,除債券持有者多為機構、中石油美元債券收益水平高、海外中資機構接盤踴躍外,中國經濟發展向好的吸引力實為主要原因。
一家近日從外資投行手中大量買入中石油美元債的中資機構人士就表示,“我們買的是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不是中石油。”
自8月27日中石油首次公告高管被調查以來,其海外的美元債整體的波動非常有限,中長期期限品種的收益率上下不到5個點(bp)。
以中石油今年4月發行的10年期美元債<US82937TAA0=TE>為例,目前報價為89.42/90.17,收益率約在4.489/4.387%的水平,較上一個交易日稍有回落。
但同期其H股的價格卻大幅下挫,8月28日開盤即跳空低開,最低探至8.14港元,較上日收盤重挫5.9%。周三午盤則報8.46港元。其間港交所披露,中石油H股遭美資基金鄧普頓于8月29日減持1.94億股,每股作價8.43港元,共計套現16.4億港元。
這個體現出債券和股票投資存在的幾個顯著不同之處。首先,中國宏觀經濟數據近兩個月連續向好,打消了此前擔心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顧慮,“美國經濟沒那么美,中國經濟也沒這么差”成為市場的主流預期。這從近期大宗商品的走勢上都能得到驗證。
同樣以上只中石油美元債的市場表現看,4月以3.125%的票面利率發行后,隨即則遭遇全球投資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懷疑,導致其收益率水平一路走升至6月末的近4.8%。
但在中國政府各項政策落實,各項經濟指標出現向好跡象后,部分國際投資者又陸續重回中國企業的海外美元債市場。
進入下半年,盡管市場還面臨著美國QE3量化寬松政策退出所導致的美元利率上升的壓力,上述信用級別較高的美元債品種收益水平,卻沒有再度回摸前期高點的壓力。
第二,在相同評級水平的Aa3美元債券中,目前超過4.5%水平的可謂少之又少。如果不是流動性出問題,做為全球資產配置的機構投資人,其實很難有機會大量吸納這樣的優質資產。
第三,調查中石油的問題高管,海外投資人由于接受的信息有限,不會把它與敏感的政治問題掛鉤,僅僅會當作是該公司的人事問題。
第四,不考慮信用評級,債券的償付順序始終排在第一位,這也是相對股票的優勢。
總之,從中石油的海外美元債這次處變不驚的市場考驗來看,相信市場投資人重回這個市場的動能正在積攢,當前積極吸納的中資機構,賺取利潤的日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