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蓋洛普國際調查機構對47個國家所做調查表明,鄰避效應并未因此普遍化。其中10個國家受福島核事故影響較小,大部分公眾仍贊成核電,包括美國和法國。8個國家大部分公眾之前支持核電,福島核事故后反對核電。法國民調機構“輿論之路”今年3月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約62%的法國民眾對核電持歡迎態度,認為不應放棄發展核電。上述結果,與法國堅持核信息透明化、核設施決策分權化、不斷完善核安全措施有關。
2016年11月29日,覆蓋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的最新安全保護罩完工。
化工園安民有道
管克江 張 放
德國中部薩克森—安哈特州薩勒縣縣長辦公室的墻上,一張化工廠的大幅夜景照格外醒目。縣長弗蘭克˙班內特說,懸掛道達爾公司這家煉油廠的照片,一是因為它是該縣納稅大戶,創造大量工作崗位,二是照片真實體現了化工企業應有的整潔面貌。
薩克森—安哈特州是德國傳統化工基地,薩勒縣轄內有兩個化工園區、上百家化工企業。“很多居民就在化工企業上班。這些化工企業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班內特說,居民們早已對化工企業的存在習以為常。過去20多年中,當地也沒有一家化工企業發生過嚴重的安全生產事故或污染問題。
作為土生土長的薩勒縣人,班內特清楚地記得當年河水臟得養不活一條魚、一下雨屋頂就往下淌黑水的情形。兩德統一后,政府開始下大力氣整治化工企業、嚴格生產標準,關停煤化工廠。
在德國,化工企業在開工和上新項目前,需要通過嚴苛的審批程序,并且通過媒體向民眾公開,開通熱線回應民眾疑慮。班內特對本報記者表示,縣政府辦公樓里有一個3人常設應急小組,負責應對日常突發事故。一旦事故“升級”,應急團隊將擴展到12人,由縣長牽頭,醫療、技術、警察、安全等各領域專家參加,來決定人員疏散、現場救援、災情評估、信息公開等事項。
德國建立了一套安全生產事故通報系統。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的布克博士介紹,企業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必須將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出現事故的設備類型等相關信息錄入該系統上報,否則,其辦廠資格將被取消。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在該系統網站上查詢到這些信息。
10月17日,德國巴斯夫集團(以下簡稱“巴斯夫”)位于路德維希港的化工廠區發生劇烈爆炸。班內特說,沒有任何一家化工企業可以保證百分之百不出事故。政府和企業必須時刻保持警醒,盡量避免事故發生,并與民眾做好溝通。但也不能因為擔心環境或安全風險就放棄工業生產。
一些民眾認為,這起爆炸只是一次意外,他們對巴斯夫的生產安全依然保持信心。巴斯夫集團政府關系和企業傳播高級副總裁薛安琪對本報記者說,能夠得到理解,關鍵在于長期與民眾保持透明公開的交流。爆炸發生25分鐘后,巴斯夫就發布了第一條相關新聞。5分鐘后,又開通了專門的市民熱線電話。事發當天,該熱線共接到約1400個來電。接下來兩天里,巴斯夫和當地政府聯合召開了兩次新聞發布會,通報最新進展。10天后,巴斯夫向員工和廠區附近居民發放相關材料。12月1日,爆炸事故三方會議召開,廠方通報了事故處理情況和以后的計劃。
美國陶氏化學公司位于薩勒縣施科保區的工業園也很重視社區關系。園區安全生產和環保部門負責人羅蘭˙阿貝爾對本報記者表示,園區會不定期邀請員工及其親友或者市民前來參觀。他強調,化工企業善待自己的員工、整治好自然環境,讓每個員工都發自內心地喜歡在這里工作,就是最好的“宣傳手段”。口口相傳,企業的良好聲譽自然就建立起來了。據統計,2015年德國化工企業發生工傷的比例是每千人14.5人次,而這個工業園僅有1.15人次。
阿貝爾說,園區在安全生產和環保部門的雇員人數大大超過了法律規定,但這是值得的。企業需要通過安全和環保措施來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社會公信力。只有這樣,民眾才能在化工廠旁安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