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同時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國際社會解除對伊朗實施的制裁措施。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后,對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不斷表示不滿,最終5月8日美國正式決定退出該協議,并宣布將重啟對伊制裁。
8月7日,美國正式重啟首批對伊朗制裁措施,制裁主要集中在金融和石油出口領域,而封鎖伊朗石油出口則是重中之重。數據顯示,伊朗2018年5月原油與凝析油日均出口量為270萬桶,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中國、印度、韓國、土耳其、意大利、法國、日本和阿聯酋。這8國進口總量占伊朗原油出口總量的87%。這些國家中除了中國、印度以外,其余都是美國的盟友,預計會順從美國的要求,停止進口伊朗原油。
目前迫于美國制裁的壓力,歐洲皇家殼牌與道達爾公司已經停止購買伊朗原油,其他歐洲煉油廠預計也會效仿。依據歐盟禁令,承保各國運營油輪90%的船東保賠協會自7月1日起停止了伊朗石油航運的保險業務,這給了伊朗原油出口沉重一擊。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計劃最早在10月完全停止從伊朗進口原油。另一個伊朗原油進口大戶韓國從7月起即停止進口伊朗原油,成為亞洲首個響應美國制裁的國家。數據顯示,從7月開始印度從伊朗進口原油減少約50%,并且只接受到岸價格,海運和保險均由伊朗方面負責。綜合看來,在美國對伊制裁完全實施后,預期伊朗原油出口將銳減60%—70%,國際原油市場將出現約160萬—190萬桶/日的空缺需要填補。
沙特阿拉伯將是國際原油市場的增產主力,根據EIA的報告,5月底時OPEC成員的備用產能為340萬桶/日,非OPEC成員的備用產能僅為33萬桶/日。沙特阿拉伯占有最大的OPEC備用產能,約占59.4%,所以其對增產的態度在原油產量預測中至關重要。目前來看,沙特阿拉伯對增產似乎并不熱衷。盡管沙特阿拉伯在維也納會議上同意增產,但據OPEC月報顯示,其7月原油產量僅為1029萬桶/日,環比還下降了20萬桶/日。未來在美國的壓力下,也許沙特阿拉伯會提高原油產量,但是考慮到近20年其原油產量從未超過1100萬桶/日,能給市場提供的多余原油產量或許并沒有人們想象得那么多。另一個產油大國俄羅斯雖然日產原油超過1000萬桶,但是俄羅斯的備用產能僅僅為25萬桶/日,能提供給國際市場的空余并不多。
美國也是填補伊朗原油缺口的希望之一。美國的原油日產量自2017年以來增長了157.6萬桶,其中頁巖油的增產占了三分之二。但是近期美國頁巖油主產區二疊紀盆地的活躍鉆井數量的增長出現了停滯。2017年以來,伴隨著美國原油產量高速增長,二疊紀盆地的活躍鉆井數量也在快速增長,平均每周增長2.6臺,但是在過去的3個月,平均每周僅僅增長0.7臺。這對于頁巖油的增產是一個非常糟糕的預兆。因為頁巖油井的產量第一年很大,但第二年就會下降40%—50%,衰減速度非常快。所以,為了維持當前的產量或小幅的增長,二疊紀盆地的活躍鉆井數量至少要以大約3臺/周的數量增長。
另外,二疊紀盆地到墨西哥灣的輸油管道還在緊鑼密鼓的施工中,在2019年第三季度之前,頁巖油的外運都會面臨運輸瓶頸的問題。因此,如果希望以美國的增產來填補伊朗留下的空缺,至少目前看來不太現實。
綜合以上的分析,由于美國對伊制裁,全球原油市場上將會出現一個30萬—60萬桶/日的窟窿。過去的4個季度,全球原油平均供需缺口為64萬桶/日,價格上漲了55.6%。如果照此比例推算,到今年年底,Brent原油的價格將達到87美元/桶左右。用油企業應提前做好套保準備,防范油價波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