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山西京晉飛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200MW/9MWh獨立調頻儲能電站項目在山西運城市順利開工,這標志著飛輪儲能技術應用和產業化進程迎來重大進展。
本次項目的業主方山西京晉飛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泓慧能源全資子公司。
開工儀式上,泓慧能源董事長王佳良表示,該項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飛輪獨立調頻儲能電站,項目占地面積約56269.88㎡,總投資13億元,總容量達到200MW/9MWh,建設周期約6個月,預計2025年5月投入使用。
項目將新建單機容量1000kW/45kWh的飛輪儲能裝置200組和配套5MVA變流升壓一體艙(0.69kV/35kV)40組及相關聯電氣、控制、基礎土建等工程,建設一次、二次設備艙1座、辦公調度樓1棟和220KV升壓站一座。
王佳良說,本項目的實施不僅順應了國家政策的號召,也充分響應了山西省推動新能源發展的戰略需求。
項目建成后,可每年提供調頻里程約1500萬MW,可實現年營收約4.6億元,年稅收不低于4000萬元,預計帶動就業100人。
飛輪儲能技術作為全球領先的儲能解決方案,以其快速響應、長壽命、低維護的特點,在提供電力系統調頻和負荷平衡方面展現出了卓越的優勢。系統不僅具備極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還能實現大規模的儲電與高效釋放,充分提升電站的整體效能。
作為這一正在崛起的儲能技術領域的領頭羊,泓慧能源是一家軍民融合,航空航天轉民用的高新科技企業,深耕行業多年,成功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功率磁懸浮飛輪儲能技術,專注于大功率真空磁懸浮飛輪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能夠為客戶提供儲能、節能和改善電能質量全面解決方案。
該公司研發團隊經多年研究,突破磁懸浮飛輪傳能關鍵技術、飛輪儲能單機、陣列集成技術。掌握了磁懸浮飛輪儲能系統控制關鍵技術,并已得到充分實例應用驗證,取得知識產權證書百余項,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北京市知識產權示范單位。
該公司技術及產品被廣泛應用于一次調頻、AGC調頻、微網、混合儲能、充電站等電力調頻儲能場量;應急保電、大型數據中心、精密儀器生產線、醫院、機場等電能質量要求高的場景;軌道交通、石油勘探/開采、港口碼頭、鋼鐵行業功率補償及能量回收場景以及大功率脈沖電源場景。
王佳良告訴記者,山西京晉飛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200MW/9MWh獨立調頻儲能電站項目開工在飛輪儲能技術應用和商業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他說,首先,200MW功率刷新了全球最大飛輪獨立調頻儲能電站記錄;其次,泓慧能源從項目申報到引進投資人,聚合了開發商、投資商、設備供應商、EPC總承包等共同協作建設儲能項目,這種新的商業模式對于未來飛輪技術甚至整個儲能行業,尤其是調頻電站的開發建設是一種有益探索;另外,項目使用泓慧能源單體一兆瓦的飛輪儲能裝置,是目前行業領先的技術,同時將200臺飛輪儲能裝置組網到一個儲能電站,也展現了泓慧能源在集成控制技術的領先優勢。
作為此次項目落地的山西省,是中國的能源大省,也是電力外送大省,隨著新能源占比不斷提升,電力系統運行中的頂峰、調峰、調頻、爬坡等需求逐漸增多。
基于此,山西省對于新型儲能市場化探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率先出臺了電力現貨市場輔助服務相關規則,支持儲能參與電力現貨交易和調頻輔助服務,逐步形成了電力現貨市場+輔助服務(一次調頻、二次調頻)的盈利模式,顯著提升了儲能項目盈利能力。
王佳良表示,山西省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方面率先出臺鼓勵政策,成為包括飛輪儲能技術在內的多元化儲能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樂土,本次項目建設將顯著提升區域內風電和光伏發電的消納能力,緩解電網頻率波動,促進當地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
機構預測,飛輪儲能調頻市場規模預計到2025年可達300億元以上,其技術特性與調頻市場契合度高,應用于電力調頻的優勢已得到市場認同。
今年以來,在政策、資本、技術快速迭代等多重因素的助推下,飛輪儲能在電網調頻市場加速滲透,與鋰電池等能量型儲能技術組合,在混合儲能市場風生水起,技術應用正快速向百兆瓦級推進,多個項目紛紛落地、開工,作為這項技術的排頭兵,泓慧能源展現了雄厚的技術實力。
除了本次項目,在今年10月,泓慧能源在山西孝義100MW智慧儲能(飛輪)調頻電站項目奠基,該儲能項目總投資約8.5億元,是山西省新型儲能項目庫中的重點工程,也是國內最大規模的電網側獨立調頻儲能電站。
今年9月,泓慧能源的飛輪儲能產品出口到了智利,為當地的天文臺項目提供關鍵電源保障,標志著中國智造在飛輪儲能領域邁出了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同時也證明了中國在該領域的技術實力已獲得國際認可。
“山西省潛在的市場調頻規模達2GW,泓慧在手訂單有800MW,金額超過30個億” 王佳良說。
王佳良認為,飛輪儲能未來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除了電網側調頻,還可以在電網的慣量支撐方面進一步開拓市場,在用戶側如UPS、能量回收等方面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用電。
他表示,隨著更多的、更大規模的項目落地,飛輪儲能技術的可靠性將得到充分驗證,通過大規模制造優勢也將促使這項技術的成本下降,飛輪儲能未來優勢將會更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