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能源需求持續快速增長,迎峰度夏已經到來,局部地區高峰時段仍存在保障壓力。為統籌做好2021年能源迎峰度夏保障供應工作,確保煤電油氣運供需形勢平穩有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2021年7月20日我部擬對2個核與輻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1年7月20日-2021年7月26日(5個工作日)。
7月13日,中國核電控股投資的海南核電旗下的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至此,該項目成為全球首個開工的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標志著我國在模塊化小型堆技術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30萬噸海水中才含有1公斤鈾,提取難度遠超“沙里淘金”。世界各國一直致力于尋找可大規模實施的海水提鈾產業應用技術。但近年來海水提鈾由于成本過高受到社會質疑,工程化海水提鈾的低成本解決方案甚少,更多研究成果僅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廣大黨員和各級黨組織奮勇爭先、建功立業,黨中央決定,授予384名同志、追授16名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授予298名同志、追授2名同志“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授予499個基層黨組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全國“兩優一先”能源電力行業獲表彰名單來了!
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全程主持了我國三代核電技術的研發工作,也幾乎全部參與了我國30年來所有核電項目的建設,見證了我國核電事業發展的主要歷程。
田灣核電5、6號機組單臺額定功率1118兆瓦,5號機組于2015年12月27日開工建設,2020年9月8日投入商業運行。截至2021年6月2日零時,5號機組已向社會輸送超過61.57億度電;6號機組于2016年9月7日開工建設,2021年5月11日首次并網成功。
據報道,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6月3日晚間公告,公司近期收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件《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核準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項目的批復》(發改能源〔2021〕733號),公司旗下的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項目已獲得國務院核準。
考核期間,機組的各項性能指標達到設計標準,機組狀態穩定,滿足電網相關要求,則表明機組具備正式商業運行條件。江蘇核電踐行“強核報國、創新奉獻”的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在保證安全、質量、環保的前提下,緊密圍繞“一個確保、三個到位、五個思考”目標路線圖開展抓落實年工作,全力以赴保證田灣核電6號機組高質量建設。
近日,在法國南部卡達拉舍,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托卡馬克裝置第四個重大部件——極向場超導線圈PF6成功落位,吊裝工作圓滿完成,標志著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磁體系統的安裝工作全面開啟。這是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牽頭TAC1中法聯合體在2021年度完成的第二個重大安裝節點。
閩粵聯網工程投資32億元,輸送容量200萬千瓦,計劃于2022年建成投運。工程在福建省內新建1座直流背靠背換流站,通過兩回500千伏交流線路,分別接入福建東林和廣東嘉應500千伏變電站。線路全長303公里。閩粵聯網工程建成后,將成為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的又一條互聯通道。
4月7日,中核集團黨組成員、總會計師陳書堂與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代表雙方在福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本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有利于雙方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加強資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促進高質量發展。
3月31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再傳捷報:海南昌江核電3、4號機組正式開工。這是海南省、中核集團和華能集團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愿景目標實現,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同時,核能作為低碳能源,將為海南省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注入核動力。
“我們能夠自己研制出‘兩彈一星’,為什么就不能自主研制出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核電站?”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沒想到,為了求解這個問題,他用了34年時間。
近日,由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牽頭,核工業二八〇研究所共同研究發現并命名的自然界新礦物Haitaite-(La)(海塔鈾礦)獲得國際礦物協會新礦物、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IMA CNMNC)批準。
中核集團是中國核科技的開拓者,先后創造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成功下水”“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并網發電”“中國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開工建造”“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座快中子反應堆”等多項“新中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