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氫能產業是實現“雙碳”目標、推動能源改革的重要路徑之一。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氫能布局、燃料電池及制氫技術等領域成為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的熱點之一。我國氫能產業現狀如何?該如何布局和突破?多位代表委員結合基層實踐提出深度思考和建議。
近期,全球原油供應持續緊張,國際油價飆升,正在沖擊近年來的新高。中國是能源需求大國,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成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熱議話題之一。
全國人大代表、寶泰隆董事長焦云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氫能產業有助于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引領并帶動裝備制造、鋼鐵、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對推動東北地區能源結構調整、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建議結合東北地區實際,給予差別化鼓勵性政策,支持該地區氫能產業發展,不斷提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統籌氫能產業布局,明確產業發展路徑,加快建立健全產業鏈條。
綠色低碳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寶泰隆董事長焦云將目光投向新能源發展,他建議綜合運用氫能、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構建一個綜合立體的新能源體系。
海馬汽車與“三峽海南投資”簽署了《“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以打造氫能全產業鏈合作為目標,通過分布式光伏、氫能源利用與運營、污水處理、綜合能源、工程機械和車輛電動化、充換電設施建設等為發力點,探索產業合作加資本聯動的創新方式。
氫和碳捕集與封存(CCS)被譽為能源轉型的支柱,對實現全球凈零目標至關重要。因此,人們對這兩個相互交織的價值鏈很感興趣,從本周公布的各種項目和合作中可以看出這一點。
雙碳目標牽引下,國內發展綠氫的呼聲日漸高漲。2021年以來,大型能源企業及上市公司紛紛上馬綠氫項目,如中石化、國電投、華能集團、中石油等,其他領域企業如晶科能源、億利集團、協鑫集團等也紛紛宣布入局綠氫領域。此形勢下,有人甚至提出2021年是綠氫元年。氫能根據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不同,主要分為灰氫、藍氫、綠氫。目前國內氫能產量中,有超過60%的氫屬于灰氫,綠氫占比僅有1-2%,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眾多企業于此時涌入綠氫產業意欲何為?國...
與純電車相比,氫燃料車加注快、續航長、耐低溫;與燃油車相比,氫燃料車熱轉化效率高,又足夠清潔環保。因此,在很多人眼中,氫燃料電池一度被認為是解決汽車有害氣體及溫室氣體排放的終極解決方案。不過,氫燃料車的商業化之路并不平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氫燃料車的銷量僅為1556輛,遠不如預期。
中國石化所屬燕山石化順利通過首個“綠氫”標準《低碳氫、清潔氫及可再生氫標準及評價》認證,成為國內首家獲得清潔氫認證的企業,助力“綠色冬奧”。
2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獲悉,位于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的慶園街、王泉營、金龍和燕化興隆站4座冬奧配套加氫站已經投入冬奧保障工作中,平均每日加氫量約為3噸,預計賽時最大加氫量5噸左右。目前,北京市已建成10座加氫站,其中8座加氫站已投入運營。同時,記者從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新聞辦了解到,自1月25日正式服務北京冬奧會至今,中國石化全力以赴保障冬奧用氫,中國石化集團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燕山石化)已累計出廠...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為進一步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高質量建設,統籌協調各項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牽頭建立了工作推進機制,實施按月調度,指導地方能源主管部門和有關中央企業嚴格按照要求推動基地項目建設。截至2021年年底,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已開工約7500萬千瓦,其余項目將在2022年一季度開工。
冰下水中實現火炬接力,不同于其他手持火炬,水陸兩棲機器人手握的是國際上首只無煙燃燒的儲氫綠色清潔水空跨介質火炬,以此為基礎,才能實現水下對接點火。
向氫能擴張,成了光伏企業新時尚。2021年以來,隆基股份、陽光電源、晶科科技、協鑫新能源、林洋能源等頭部光伏企業紛紛跨界進入氫能產業。
要說2021年新能源賽道中什么概念最火熱?答案莫過于氫能。氫能是雙碳目標下的重要能源之一,現如今全球的氫能產業已經進入發展快車道。
氫能的應用前景十分廣泛,如果使用氫氣為燃料,燃料電池運行過程中只生產水,沒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即使使用化石燃料如天然氣重整后生成的富氫氣體混合物為燃料,由于燃料電池具有高的能量轉換效率,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熱機過程減少50%以上,這對緩解地球的溫室效應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