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國媒體報道:在清潔氫氣可以擴大規模之前,生產氫氣仍然嚴重依賴化石燃料。現階段,有三種主要的氫氣來源:天然氣、石油和煤炭。科學家現在希望改變這一事實,他們計劃綠色化氫氣的生產過程,以開啟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這已經在蘇格蘭的奧克尼群島取得了小規模的成功。
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巴巴拉的HyperSolar公司是一家利用太陽能水電解制氫的開發商,該公司于12月5號宣布,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最大限度地減少昂貴(Pt)催化劑負載的方法,該團隊將鉑附著在大表面積的3D碳泡沫結構上,將鉑與泡沫結合到發生器中用于制氫。愛荷華大學的HyperSolar研究團隊在Frontiers in Chemistry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該團隊在雜志上詳細介紹了這項重大突破,論文主要圍繞電化學能量儲存和轉換、電化學材料科學、電催化劑和光...
北京時間1月21日消息,碳排放是影響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從發展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到企業彌補碳排放在內的各種項目,被認為是減少人類碳足跡的途徑。現在,韓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突破性概念,能把二氧化碳轉化成可以使用的能源。蔚山國立科學和技術研究院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新系統,在基于水的解決方案中通過分解二氧化碳連續生產電能和氫氣。這一技術的靈感來自人類產生的許多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海洋酸性會提升。
曼谷工業氣體(BIG)是泰國投資者與空氣化工產品公司的合資企業,計劃在羅勇Map Ta Phut 開發第二座氫氣(H 2)工廠,這符合泰國政府推廣的目標。使用H 2 作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500m(泰銖)(1600萬美元)的投資將強調BIG作為泰國最大的H 2生產商的角色,支持不斷增長的行業,特別是歐洲經濟共同體(ECC)的石化和煉油行業。
氫能燃料電池產業鏈需要創新;需要調動大型能源企業的積極性,牽頭氫能相關的制氫、儲氫、運輸、加注等環節的發展;需要政府推動燃料電池關鍵材料、部件和電堆的發展;需要整車企業和大型制造企業牽頭帶動關鍵零部件的發展。只有氫能燃料電池產業鏈上各個主要環節基本同步整個產業才能進入健康快速發展軌道。
氫的產生也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化學工業使用大量的氫作為反應物。例如,在巴斯夫,它用于氨合成。氫還將成為未來許多可持續能源載體和儲能應用的必要條件。因此,巴斯夫與合作伙伴一起開發了一種從天然氣中生產氫氣的新工藝技術。該技術將天然氣直接分解為氫和碳組分。例如,所得固體碳可潛在地用于鋼或鋁生產中。該甲烷熱解過程需要相對較少的能量。如果這種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那么氫氣可以在工業規模上生產而不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
昨日,我們剛報道了幾家上市公司向投資者透露在氫能業務上的進展情況(《多家上市公司相繼公布氫能業務搶占風口》),今日我們了解到又有多家公司對外公布相關業務狀況。濱化股份:與億華通合資設立的氫能源公司已準備投產1月14日,濱化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與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了山東濱華氫能源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方向是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提供合格的氫氣,目前處于正式投產前的前期準備階段。2017年7月20日,濱...
電解水制氫是傳統的制氫方法之一,相對比較成熟。電解水制氫就是利用電能來分解水,獲取氫氣(同時也得到氧氣)。電解水制取的氫氣純度可以達到99.99%,但是其生產過程中電能消耗較高。目前利用水電解制造氫氣的產量僅占總產量的4%左右。每生產1kg的氫氣,需要消耗50kWh左右的電量。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低碳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開源節流,對緩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環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作為牽涉幾十個行業、關乎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就業機會的產業,汽車是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反映。
據外國媒體報道:波蘭石油天然氣公司(PGNiG)已經啟動了一項名為ELIZA的研發項目。未來,該公司希望依靠可再生能源電解產生氫氣,然后將其注入儲氣設施。PGNiG集團在天然氣的分銷,儲存和使用方面具有長期的經驗。公司還計劃成為波蘭氫技術發展的領導者。在PGNiG研發部門編制的“研究與開發遠見”分析中,已確定整個集團具有最大增長潛力的業務領域的氫相關項目。
據國外網站報道,昆士蘭科技大學的化學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更加便宜、更加高效的制氫催化劑材料,可替代現有昂貴的電解水制氫催化劑。O'Mullane教授開發的新型復合材料使用廉價且易得的元素作為催化劑,同樣實現了高效的電解水制氫效率。
李希勇赴任兗礦集團董事長第一天就清楚的知道:每一個煤炭企業必須面對的是如何將挖出的煤清潔、高效的利用,平衡經濟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為此,他斥資上百億探索將煤制成甲醇、原油、天然氣……如今,李希勇找到了煤炭更加清潔利用的新路徑——煤制氫。近日,由兗礦集團發起,數十家相關企業共同組建的山東氫能源與燃料電池產業聯盟,與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就煤制氫的開發與利用達成合作協議,共同探索如何將最臟的資源變成最清潔的燃料。在全球新舊能...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05T6組鄧德會研究員團隊首次提出并實現了一種高能量效率制備高純氫氣(>99.99%)的新策略:室溫電化學水汽變換(EWGS)反應。相關結果以全文形式發表在《自然-通訊》(Nat. Commun.)上。
據國外網站報道,PowerHouse Energy 集團受邀與日本豐田集團(Toyota Group)旗下的豐田通商(Toyota Tsusho),就其DMG廢物制氫技術(waste-to-hydrogen)進行商談合作。PowerHouse公司表示,豐田通商對DMG技術進行了廣泛審查,該技術可以將塑料和輪胎殘留物轉化為合成氣,而轉化成的合成氣可以很容易地轉化為氫氣,用于燃料電池的公共汽車、卡車或乘用車等。PowerHouse公司最近宣布了一份來自全球著名測試組DNV GL的評估結果,評估顧問在其技術認證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計劃》提出,要選擇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的地區,建設可再生能源綜合消納示范區。探索可再生能源富余電力轉化為氫能,實現可再生能源多途徑就近高效利用。說到可再生能源富余電力轉化為氫能,我們不得不提到風電制氫。
氫氣與傳統的化石燃料不同,它不能經過長時間的聚集而天然地存在,必須通過一定方法才能將它制備出來。制備氫氣的方法很多,傳統的制氫方法主要有電解水制氫、化石燃料重整制氫和工業副產氫氣等,新的制氫方法主要有生物質制氫、光催化制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