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個中深層地熱(井下換熱)試驗井項目順利通過專家評審驗收,成功落地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樞紐項目,驗證了2745米深的地熱井熱泵系統為樞紐供暖的技術可行性,規?;瘧煤竺磕昕蓽p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6萬噸。
據住建部出臺的《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顯示,該規范將于2022年4月1日起實施,屆時建筑將強制進行碳排放計算。
中國兩會,世界矚目。隨著3月11日李克強總理答中外記者會的結束,2022年全國兩會正式落下帷幕。與往屆兩會一樣,政府工作報告字字珠璣,涉及國民經濟諸多領域,報告的定調代表政府工作重心和方向。其中,10余次提到能源電力領域,千余字涉及能源相關內容。
3月2日,從成都青白江區獲悉,當天“成都市青白江區促進招商引智優化營商環境行動之綠色低碳產業鏈項目線上集中簽約儀式”在青白江區舉行,多個綠色低碳產業鏈項目集中簽約落戶,協議總金額達174億元。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也是中國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有序減量替代,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系統觀念貫穿“雙碳”工作全過程,提出要進一步完善能耗“雙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要健全“雙碳”標準,構建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推動能源“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2022年1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結束,全年碳排放配額成交量累計1.79億噸。但同時,兩起與碳市場相關的案件浮出水面。
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提出要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加強“雙碳”標準建設,不僅有助于促進我國低碳技術及相關產業創新發展,推動形成科學高效的碳排放社會治理體系,也是提升我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保障。
陽春三月,蘭江之畔,青山綠水,草木蔥蘢。3月10日上午,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全國首個煤電二氧化碳捕集與礦化利用全流程耦合示范項目——浙能蘭溪CO2捕集與礦化利用集成示范項目在浙能蘭溪發電公司建設現場隆重舉行。
我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富煤貧油少氣”,工業化、城鎮化仍在發展過程中。因此,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復雜工程和長期任務,不可一蹴而就。
開發利用地熱能不僅對調整能源結構、節能減排、改善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培育新興產業、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增加就業均具有顯著的拉動效應。地熱能通常分為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能、干熱巖型地熱能。
2021年末,總投資200億元的全球規模最大抽水蓄能電站在河北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部分投產發電;總投資66.8億元的全國首座由礦山改建的抽水蓄能電站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在灤平縣正式啟動;獲得國家1100萬千瓦新能源工程裝機建設指標批復,全部建成后,承德市新能源裝機總量將達到2000萬千瓦……
《規劃》從自治區實際出發,全面分析了我區能源發展基礎和形勢,明確了“十四五”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主要內容包括實現“一個目標”、推進“三個轉型”、打造“四大產業”、實施“十大工程”。
“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深刻闡述了對碳達峰碳中和的思考,對推進“雙碳”工作提出了諄諄叮囑,殷殷重托?!皩崿F‘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
中國節能新聞,節能,能源高效利用,節能新聞,節約能源,節約用電,用能效率,能效管理,節能設備,節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