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而我國在多年試點運行的基礎上,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有望即刻啟動。
“建立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也是利用市場機制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舉措。”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碳市場管理部研究員李彥認為,由于電力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能源,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并且我國發電效率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尚存,電力行業減碳潛力較大,因此引入碳交易機制、降低碳排放強度成為當前的緊迫任務。
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在北京等七個省市組織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并納入多個行業,有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截至今年9月底,7個碳交易試點累計成交量1.97億噸,累計成交額45.16億元。試點范圍內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呈現了雙降趨勢,在推動參與企業和試點地區的低碳發展、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方面,試點發揮了積極作用。
“與新能源汽車積分類似,碳交易作為一種市場機制減排方式,管控企業將剩余配額通過交易市場出售給配額不足的企業,能夠低成本高效率地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權的有效配置,達成總量控制和公共資源合理化利用的履約目標。”
國泰君安分析師預計,在全國碳交易市場初期(即2017年啟動至2019年年末間),預計將以現貨市場為主,年交易規模為12億元—80億元;而未來,將逐步從現貨交易向期貨交易過渡,碳期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每年600億元—4000億元。
由于碳行業產業鏈包括交易所、碳資產管理公司、第三方機構以及研究機構等,因此,上述分析師預計,碳資產管理公司將率先受益于千億級碳市場的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