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3)在德國波恩閉幕。在為期兩周的會場上,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見到了不少同行,都不約而同談到了中國統一碳市場問題。
據媒體報道,中國碳排放交易中心有望加快啟動,預計交易中心定在上海,登記系統將放在湖北。
早在2011年,國家便在北京、上海、廣東等七個省份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而非試點地區也已不甘人后,2015年以來,江蘇、甘肅、新疆、浙江、江西、福建等省份先后公布了碳市場建設方案。
不過,據記者采訪,目前全國統一的碳市場在制度設計上存不確定性,一些企業仍在觀望。“對于廣東試點大多企業來說,到底能不能統一,統一之后是什么局面,大家都在觀望。”廣州微碳公司碳資產部總監蔡超說。
“這是一個新的制度設計,一方面有利于碳減排,但也涉及一些區域利益格局問題,所有進展一直是比較謹慎的,甚至是緩慢的。”周永章說,“碳市場是勢在必行。”
試水四年
回溯到2013年6月18日,國內首個碳排放權交易平臺在深圳啟動。約5個月后,在上海市環境能源交易所的大樓里,隨著一聲響亮的鳴鑼聲,上海市碳排放交易亦正式啟動。
亓燕艷參與了上海的啟動儀式。她是上海外高橋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外高橋二發電公司)碳排放管理人員。這一天,該公司賣出了其2015年的碳排放配額500噸。
籌備了半年,看到交易所大屏幕上的交易信息,對于外高橋二發電公司的工作人員來說心里是激動的。剛接觸碳排放工作時,亓燕艷覺得“還是挺不容易的”。而如今,她已能熟練操作這個“幾乎和股票系統一樣”的工作。
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石化)是這首筆2015年配額購入方。公司董事長王治卿當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志在購買一筆2015年的配額,考慮到企業若有產能擴大,在2015年可能出現配額不足,而現在的價格相對較低,因此應及早買入。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7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9月,全國7個試點納入碳市場的配額管理單位名單近3000家,7省市累計成交配額約1.9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45億元人民幣。
簡單而言,這一市場有兩類基礎產品,一類是納入碳排放管控的企事業單位(以下簡稱控排企事業),它們分配有相應的碳排放量(即碳排放配額),另外一類是經過國家發改委核證、簽發的碳減排量(中國核證減排量,CCER)。這兩類產品可用于交易。
在碳市場各方的需求下,也催生了一些金融業務,如借碳交易、賣出回購業務等。
2015年8月,全國首家清繳碳配額的外高橋二發電公司第一次進行借碳交易,將6萬噸碳配額借給某碳資產機構。3個月后,碳配額收回,外高橋二發電公司獲得了3萬元利息收入。
同一年,廣東清遠某水泥企業生產線急需升級改造,但當時銀行對產能限制、排放較高的企業放貸謹慎。該企業利用碳交易解決了難題:根據回購交易協議,一家投資機構以約470萬元購入該水泥企業下屬兩家水泥廠2015年度碳配額中的31萬噸,解決了水泥企業燃眉之急。而后該企業亦順利完成了回購配額的還款流程。
“貸款困難但是有配額的企業,可以拿這些配額去做回購融資,可以用新型的資產去滿足企業經營發展的需求。”參與了這筆回購交易的蔡超說,“還有很多企業可以做碳配額的托管,有些收益,也可以把配額拿到市場上去交易,各種各樣的需求都有。”
投資機構甚至多于控排企業
然而,全國試點探索4年,市場上的控排企業并不活躍。
一個試點碳交所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機構投資者雖然入市比較晚,但是活躍度甚至超過了控排企事業,有的試點,投資機構在交易所的交易量和開戶數量甚至超過了控排企事業數量。
昆山杜克大學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張俊杰表示了他的擔憂:“碳市場核心是管制,其實就是加在企業頭上的緊箍,現在很多討論都是交易上,大家都對交易感興趣,碳市場是cap and trade,核心在于cap(總量管制),而不是在于trade(交易)。”
據記者了解,企業的碳資產管理涉及能源、購銷、財務、運營等部門,每到提交碳排放報告的時候,須有專人匯總填報。若需進行碳配額或者CCER的相關交易,則需通過財務、分管領導、總經理的審批。
“碳市場對于企業來說,不能夠直接獲得利益,企業可能還要建立相應的隊伍、相應的責任,要有專門的人去管這個事情,從控排企業的視角來看,沒有足夠大的動力去期待這個市場的建立。”蔡超分析。
實際上,在試點剛開始時,也有企業不理解。
上海一家鋼廠在2009年就進行了燃煤改天然氣的工作。其碳排放管理主要負責人李芝(化名)回憶剛接觸碳排放時,不理解這一機制:“公司也有節能改造了,好像必須要做這件事情?”
福建一名接近業內的人士說,剛開始時,有不少企業反對。碳市場對于企業來說,既是陌生領域,將來又要花費人力、物力、財力去做。
他記得在一次會議上,福建一家鋼廠能源部部長表示,鋼廠在環保改造上已做到90分,如果還要進行碳排放限額,將來到了極限怎么辦?在座的政府和碳市場相關機構人員沒有做出正面回答,只表示會慢慢進一步摸索完善。“最開始壓縮碳排放量很容易,到后面會越來越難。”上述人士說。
“碳市場是市場化的手段,現在煤改電、技術改造等政策出臺之后,企業是否真的有動力去改造,是否可以用長效機制把這些高能耗、高排放的企業擠出市場,可能就需要碳市場這樣的手段了。”蔡超說。
武漢一水泥廠更是面臨每年碳排放配額都不夠的情況。該水泥廠環保負責人告訴記者:“沒有(碳市場)約束,我們也在做碳減排,因為節能減排是降低成本的方法,有了這個約束之后,會更加努力去做。”
觀望和期待
2016年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全國碳市場第一階段擬涵蓋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等重點排放行業。2013年,上海是唯一將航空業納入的試點城市。
記者從春秋航空處了解到,節能減排對于航空公司來說具有極強的內在動力。在運輸過程中,航油消耗占總能耗的99%左右,占航空公司運營成本的三四成。航空公司會利用各種措施努力減少燃油消耗,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不過,2017年5月,國家發改委碳市場推進小組在四川、江蘇兩省召開的碳配額分配試算工作會議上,只鎖定在電力、水泥和電解鋁行業。據《中國經營報》報道,目前有消息稱,全國碳排放市場初期或將只納入電力行業。
這種不確定性,使得一些企業在觀望。蔡超不希望看到只有少數行業納入市場的局面。她認為,行業覆蓋面更廣一些,有利于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和配額分配,激勵先進企業,淘汰產能落后企業。
不過,納入的行業范圍依然存在爭論。在前述武漢水泥廠的環保負責人看來,目前電力行業的標準系數要規范一些,而水泥行業的標桿系數因工裝設備、工藝的不同會產生較大差異,所以標桿系數的擬定有一定困難。“電力行業好啟動一點,水泥行業碳排放市場管制還有一定難度,無論是管制手段還是技術等。”
“碳市場的啟動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啟動之后需要有階段性的目標,需要很長時間來建設。”張俊杰說,“一開始啟動需要注意設計好基本原則,不然會給以后的調整帶來很多的麻煩。”
2017年5月,在結束了年度碳核查工作之后,外高橋二發電公司出售了剩余的4萬噸碳排放配額。目前國家政策尚不明朗,剩余配額留著可能存在風險,通過售賣還可獲得一些資金。“全國碳市場,在千呼萬喚中,我們也盼著啟動起來。”積累了4年經驗的外高橋二發電公司期待著。
“碳排放交易機制,將促進我們的節能減排工作。我們是上海的首批試點單位,也是上海市能耗的大戶,碳排放量達一千多萬噸,約占上海的7%。”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曉軍坦言。目前,上海石化還有四十多萬噸配額,該企業擔心明年的配額下降,還沒有售出,“等市場盡快啟動以后,大家就可以繼續進行這部分工作了”。
李芝所在的鋼廠在2016年已搬離上海,全國碳市場還未啟動,李芝也積累了些經驗,但不知道自己是否還需要對接碳排放的工作,她說“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