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7家火力發電企業聯名向自治區經信委提交報告,反映自身經營困難。報告稱,2016年以來,神華寧煤集團區內煤炭出礦合同價由200元/噸,先后多次漲價至目前的320元/噸,并且帶動了區內周邊市場煤價上漲。受電煤價格上漲、電量大幅下滑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區內火電企業已經處于全面虧損狀態。
從宏觀層面看,發電企業的叫苦是情況屬實。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的利潤總額下降了17.5%,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則增長了223.6%。而在2013年,則是截然相反的境況,由于煤價下跌,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的利潤總額下降了33.7%,而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由于成本下降,利潤總額增長了44%。
眾所周知,煤炭價格的市場化程度較高,而電價則還受到比較多的管制。因此,就會時不時地出現電煤價格已經發生變化而電價卻未能及時調整的情況,導致兩個行業就像坐蹺蹺板一樣。發改委通過實施煤電聯動機制,使電價能夠隨著煤價進行調整,但會存在一定的時滯。隨著2013年到2016年初煤價持續走低,發改委連續4次下調上網電價,其中兩次(2015年4月20日和2016年1月1日)還相應下調了工商業銷售電價和一般工商業銷售電價,通過這樣的措施,降低了發電企業的利潤增速,并向中小微企業讓出一部分利,減輕了它們的負擔。
2016年下半年以來,由于煤炭行業去產能以及實施限產措施(全年作業時間不能超過276個工作日),煤價開始大幅上漲。根據寧夏7家電企提供的煤炭出礦合同價數據,2016年的漲幅高達60%。但是,2016年電價卻沒有相應地進行調整。原因在于,根據國家發改委2015年12月31日發布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調整以年度為周期,于每年1月1日實施。
去年11月,有媒體報道,4家電力央企聯合給陜西省政府提交報告,要求政府對電價進行上調。他們應該是想趕在2017年1月1日促成電價上調。不過,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1月初通過答記者問的形式表示,2017年1月1日全國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將不作調整。該負責人指出,根據煤電價格聯動計算公式測算,2017年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全國平均應上漲每千瓦時0.18分錢。聯動機制規定,標桿上網電價調整水平不足每千瓦時0.20分錢時,當年不調整,調價金額納入下一周期累計計算。就是這0.02分錢的差距,導致今年電價上漲無望。發電企業可能要慨嘆:煤價,你為什么不干脆再多漲點呢?
應漲0.18分而未漲,意味著發電企業每度電的利潤會減少0.18分,而更讓他們擔憂的是,如果今年煤價繼續上漲,他們的利潤損失就會更大。既然電價上漲無望,發電企業轉而要求控制煤價。這次寧夏7家電企的報告沒有要求上調電價,而是建議政府協調煤企盡快降低煤價至260元/噸以內。另外,他們還建議政府協調減少直接交易電價讓利幅度或暫緩直接交易。
使煤價維持穩定,不但是電企的期盼,其實也是發改委正在考慮的問題。去年供暖季節開始后,煤炭行業限產276個工作日的規定暫停實施,以保證煤炭的充足供應。煤價隨之出現下滑,有煤企希望在供暖季節結束之后恢復限產措施,以推動煤價上漲。但是,3月初煤價又開始上漲。因此,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煤炭去產能的深入推進,煤炭市場供求關系得到了明顯改善。2017年已沒有必要再大范圍實施煤礦減量化生產措施。
但今年煤炭行業還會繼續去產能,根據政府工作報告,要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而面臨煤價上漲壓力的電力行業也要去產能,今年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電力去產能可能會使發電量有所減少。如果電煤價格繼續上漲而電價不能上調,一部分電企將會減少生產。如果這兩部分減產同時發生,一些地區就會出現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而如果電力去產能與電企主動減產能夠結合起來。對供給的影響則會小很多。
隨著去產能更加深入,涉及到的問題會越來越多。煤炭去產能會影響到電企的利潤以至電價,電力去產能可能會影響到電力供應以及工業生產。因此,下一步推進去產能,更加需要各方面的協同,以盡量避免對物價和生產的影響。去產能不是一項獨立的改革,它還需要配套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