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林業局造林司副司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怒云一直負責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多次參加有關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并對碳匯造林及相關的管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李怒云首次提出并解讀了森林碳匯、林業碳匯、碳匯林業和碳匯造林四個概念。日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對李怒云進行了專訪。
森林功能的多重效應
中國經濟時報:為什么林業成為氣候公約談判的必談議題?
李怒云: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森林具有碳匯功能。森林的這種特殊功能以及保護森林、減少毀林和退化林地等造成的碳排放,可以在一定時期內穩定乃至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成為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評估報告指出:林業具有多種效益,兼具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雙重功能,是未來30年到50年增加碳匯、減少排放成本較低、經濟可行的重要措施。
因此,在《京都議定書》的相關規定以及國際氣候談判中,林業措施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成為氣候公約談判的必談議題。
碳匯林業的五方面內容
中國經濟時報:如何看待碳匯林業的作用?
李怒云:碳匯林業應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符合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除了積累碳匯外,要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適應性和整體服務功能,推進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保護,促進社區發展等森林多重效益;建立與國際接軌并符合中國實際的技術支撐體系;促進公眾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氣候意識的提高;借助市場機制和法律手段,推動森林生態服務市場的發育。可見,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強調的是追求森林的多種功能,而不僅僅只考慮樹木長得快(積累碳匯多)。實際上,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多方互動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如何調動民間力量?
李怒云:造林增匯、保林固碳,單純依靠政府的力量還遠不能滿足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社會對生態產品的需求,需要依靠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保護和增加森林植樹的活動。這也是中國生態建設的成功經驗。因此,今年7月,國務院批準成立了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這是全國首家以增匯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為主要目的非盈利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
該基金會前身是2007年設在中國綠化基金會下的專項基金。目前,該基金已收到捐款近3億元人民幣,預計今后10年可固定二氧化碳500萬噸—1000萬噸。當地農戶通過造林獲得了就業機會并增加了收入,同時捐資企業獲得通過規范計量的碳匯信用指標 ,記于企業的社會責任賬戶,在中國碳匯網上進行公示。
這是一個嶄新的公益平臺,通過企業捐資造林,既能增加森林植被,鞏固國家生態安全,又能以較低的成本幫助企業自愿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為企業自身長遠發展搶占先機。
此外,許多個人也積極參與到造林增匯減緩氣候變化的行動中,紛紛捐資到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購買碳匯”,以吸收自己日常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參與碳補償,消除碳足跡”。該基金會的所有造林都要計量碳匯,并登記在各自的“碳信用”賬戶,公布于“中國碳匯網”上。目前,個人捐資在北京建立了“八達嶺碳匯造林基地”和“建院附中碳匯科普林”。
把造林增匯置于碳稅征收之前
中國經濟時報:國家正在研究擬征收碳稅,如何從碳稅征收環節鼓勵植樹造林和森林經營?
李怒云:根據目前中國林業建設的總任務和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的要求,完成胡錦濤總書記在200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提出的“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增加13億立方米”的“雙增”目標,需要國家財政支持,也需要企業有效參與。在當前國家尚未對企業設定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控制的背景下,也許,推行碳稅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措施。然而如何通過征收碳稅鼓勵造林綠化,發揮森林碳匯成本低、效益好、易操作的作用卻并未明確。
考慮到中國的發展階段、企業減排的成本以及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已初步建立的現狀,如果在碳稅設計中,把造林增匯、保林減排置于碳稅征收之前,即企業先出錢造林獲得經科學計量,并與國際接軌的碳信用指標,再給予減免相應的碳稅,那么這不僅可以減少征稅運行成本,還能調動企業自愿減排的積極性,體現企業社會責任,而且操作簡便,有利于推進我國森林植被增加和保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積極貢獻。-見習記者 張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