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南海東部深水區流花11-1/4-1油田二次開發項目7條水下管纜全部完成鋪設。這意味著亞洲首艘圓筒型FPSO“海葵一號”和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臺“海基二號”水下生產系統脈路順利貫通,油田正式具備聯調運載條件,恭喜牽手成功!
深水重器攜手增儲上產
“海葵一號”、“海基二號”,兩座設施均創亞洲紀錄,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形成了多項國內首創技術、工程建設整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海葵一號”
“海基二號”
“海基二號”負責油田開發、采出原油增壓輸往“海葵一號”進一步處理、儲存和外輸,“海葵一號”則通過海底電纜為“海基二號”供電。
項目創新形成“深水導管架平臺+圓筒型FPSO”開發模式,為我國深水油氣田高效開發提供全新方案。
7條管纜打通油田“營養線”
該油田水下管纜包括臍帶纜、動靜態軟管、動態電纜、集束電纜等共7條管纜,總長度69公里。
它們連接起“海葵一號”、“海基二號”及油田水下生產系統,承擔起油氣資源光電信號傳輸的重要作用。本次施工主作業船“海洋石油286”、“海洋石油287”分別完成了多類型管纜海上安裝作業。
管纜采用滾筒形式裝載
形似“大大卷”,該滾筒的驅動系統可提供350噸的驅動力,通過勻速轉動將管纜送出,隨后由“垂直軟鋪系統”將管纜鋪設到水下。
精細安裝 “動脈”貫通
連接起“海葵一號”和水下生產系統的動態軟管,肩負著油氣運輸的重要任務,被喻為油田“動脈”,它的安裝是本次作業的重難點。
動態軟管一端連接浮式設施需要以特殊構型漂浮在水中保證其在一定范圍內的位移,技術團隊精細計算,定點增設了垂直、水平限位系統、浮子及配重單元。
水下作業show time
技術人員通過數字化軟件模擬管體水下構型,ROV團隊精細操作,保證構型與模擬結果的精密重合,軟管末端安裝了彎曲加強器,有效避免軟管彎折,施工團隊有序操作,安全高效將其穿過導向輪保障軟管在320米水深精準就位,誤差僅在0.5米內,達到國際同類施工精度前列。
目前,“海基二號”和“海葵一號”已完成“送電”聯動,正緊鑼密鼓進行聯調作業,油田投產后將進一步提高我國能源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