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最近經歷了一次工作調動。他從河北邯鄲來到成都新津縣,擔任銀隆新能源成都產業園電池技術研究院院長。這個5月4日剛成立的研究院,是銀隆新能源布局的全國八大基地中,最大的新能源電池生產基地。研發方向主要包括鈦酸鋰電池、三元電池、鈦鐵鋰電池、三元硅碳電池、固態電解質電池以及燃料電池等。目前,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鈦酸鋰電池已經實現了從25Ah容量到40Ah容量的研發量產成功。未來,將有更多“成都造”新能源電池銷往全球各地。
專職科研人員將達600余人
駕車從成雅高速出發,約28公里后,就能抵達銀隆新能源成都產業園。從暗紅色的大門進入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辦公樓和先進的生產車間。這里也是銀隆新能源成都產業園電池技術研究院的所在地。選取目前現有的辦公樓和廠房作為規劃基礎,辦公樓、研發中心和實驗室共占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著重實現新一代高安全、高性能及低成本鋰離子電池及新型體系電池的開發,滿足新能源領域對電池高比容量、長循環壽命、寬工作溫度范圍、可快速充放電、高安全性和環保性的要求,并成功應用于電動車、儲能系統等新能源領域。
上午9時許,高峰準時走進研發中心,100多名技術人員正在緊張有序的整理數據、修改圖紙、試驗樣品……像高峰一樣的新能源電池領域的高端技術人才,正在從全國各地向成都“集結”,“目前,已從邯鄲基地帶過來幾十人,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專職科研人員將達600余人,本科以上學歷占比60%。碩博士學歷占比15%以上。還包括一些國外專家。”
高峰告訴成都晚報記者,“研究院研發的產品除了供應我們全國其他基地所需外,還會銷往世界各地。未來,會有更多的‘成都造’新能源電池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
研發技術攻克世界五大難題
談到研發方向,最讓高峰得意的要數用于公交車的鈦酸鋰電池。“這個電池雖說外形普通,但我們攻克了業內公認的安全、耐寬溫、快速充放電、壽命、產業化五大世界難題”。據他介紹,由于鈦酸鋰結構穩定,表面不形成固液界面鈍化膜,在低溫下各項動力學性能仍能保持常溫時的狀態。鈦酸鋰與電解液之間的反應活性較低,改善了電池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很高的溫度下,鈦酸鋰能吸收正極分解所產生的氧氣,降低了熱失控的風險,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
不僅如此,基于鈦酸鋰電池可快速充放電,在公交車上應用可實現隨用隨充,可以利用公交車達到終點站司機休息的時間(10-20分鐘)對電池進行快速補電,“能實現6分鐘快充和高達2萬5千次的循環使用。”高峰說,鈦酸鋰電池今年的目標是實現45Ah容量的研發量產導入,能量密度的提升意味著公交車的續航里程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