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油氣資源鉆探有了智能導航。23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智能導鉆系統成功在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的TP259-2H生產井實鉆應用。
該系統能夠精準刻畫地下油氣層結構,為鉆頭提供智能導航服務,引導鉆頭準確打入最佳開采點位,有效提高油氣資源單井產量和開采效率。
中國科學院供圖
8月上旬的生產數據顯示,TP259-2H生產井應用智能導鉆系統后,日產石油13.5噸、天然氣4.2萬方,油氣產量是鄰井的約5倍。更重要的是,智能導鉆系統通過該生產井新發現地質儲量天然氣5.1億方、凝析油16萬噸,并實現白堊系舒善河組下2段儲層的首次油氣突破, 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簡稱西北油田)勘探開發提供了新陣地。
塔里木盆地白堊系油氣藏埋深于4000米以深的地層中,結構為千層餅狀,具有非均質性強、儲層薄和構造起伏大等特點。“這就導致準確定位油氣儲層空間發育位置難度大,常規的定向鉆井技術難以高效采出該類復雜儲層賦存的油氣資源。”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所高級工程師田飛說。
西北油田生產井實鉆應用的成功,驗證了“智能導鉆”理論技術體系的可靠性,顯示了其對我國深層油氣高效低成本鉆探的重要作用,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