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國有企業要通過改革創新,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3月6日,我們就推進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等問題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楊華。
楊華說,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同時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對于中國海油而言,具有特殊的意義。中國海洋石油是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工業行業。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中國海油就是改革開放的“海上特區”和“工業特行”,可以說,中國海油近40年的發展歷程,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成就的碩果和縮影。
過去的五年,是中國海油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楊華告訴記者,五年來,中國海油瞄準建設中國特色國際一流能源公司戰略目標,通過深化改革促進產業調整與轉型升級,把企業做強;面對低油價挑戰,連續四年開展“質量效益年”活動,重塑低成本優勢,把企業做優;大力增儲上產,積極開拓市場,積累豐厚家底,把企業做大。
一組數據,是對中國海油五年發展成就的直觀詮釋:中國海油綜合油氣資源保障能力大幅增強,2015年以來國內外油氣年產量超過1億噸。五年來,國內累計生產原油2.1億噸、天然氣617億立方米。累計引進LNG(液化天然氣)超過1億噸,中國海油成為全球第三、中國最大的LNG貿易商。
得益于中國海油多年的發展和努力,我國已成為世界海洋石油生產大國之一,建成了完整的海洋石油工業體系,在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海洋石油工程技術、大型裝備建造等領域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楊華稱,中國海油是在改革開放中發展起來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公司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嚴格遵循三個“有利于”的方針,以問題為導向,抓難點、補短板,聚焦專項改革,出臺重大舉措,通過實施煉化產業重組、天然氣產業體制機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等,激發了企業的發展活力和動力,釋放了巨大的改革紅利。
以煉化板塊改革重組為例,2015年底,中國海油對煉化和銷售板塊進行整合,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實現了公司煉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改革重組后的煉化產業在原油資源量、原油加工量和產品銷售量等方面均有顯著提高,釋放改革紅利超50億元。惠州石化二期百萬噸級乙烯項目,通過與外方合資,直接引進外資50多億元,帶動項目總投資300多億元,有效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利用效率。該項目已被國家列入“中央企業在重大項目中引進社會資本示范項目”。
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進,試點企業獲得新動能新機制,總部及所屬22家全民所有制企業完成公司制改制,企業規模實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在此背景下,中國海油對建設中國特色國際一流能源公司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有了更清晰的界定和描述:從2020年到21世紀中葉,要在努力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基礎上,分兩個階段實現中國特色國際一流能源公司建設目標。第一個階段(2020年至2035年):用15年的時間,進入全球石油公司第一陣營。第二個階段(2035年至2050年):再用15年左右的時間,全面建成中國特色國際一流能源公司。
楊華告訴記者,面對未來,要以改革和轉型為主線來謀劃公司發展,堅持以轉型引領改革、以改革推動轉型,實現中國海油在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
首先要著力推進提質增效,打造具有成本和規模競爭優勢的上游勘探開發業務板塊。楊華表示,石油在相當長時間內仍將是主力能源,打造具有成本和規模競爭優勢的油氣板塊仍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立身之本”。同時,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低碳產業體系。楊華說,要積極順應全球能源行業低碳發展的大趨勢,深入研究制訂低碳產業發展路線圖,認真抓好綠色低碳戰略的實施。
此外,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鏈整體抗風險能力,楊華認為,面對日新月異的行業發展新趨勢,公司要始終懷有如履薄冰的危機意識,始終保持開放心態,積極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最后,他表示,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通過改革理順產業管理體制和組織管控模式,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為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長久的體制機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