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物流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新多式聯運公司)完成了首票新能源汽車出口業務——把50輛賽力斯新能源汽車交付到新加坡客戶手中。
“公司最初計劃在2023年上半年啟動新能源汽車出口東盟的業務。首票業務比預想中提前了3—6個月。”中新多式聯運公司副總經理歐陽剛星說。
中新多式聯運公司選擇打破計劃,是因為歐陽剛星的一次邂逅。
位于兩江新區魚復新城的賽力斯汽車兩江智慧工廠總裝車間,工作人員在最終線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外觀、內飾等檢查。(攝于10月29日)記者 張錦輝 攝
今年9月,歐陽剛星從新加坡回到重慶,在入境隔離期間,結識了新加坡冠轈控股有限公司CEO陳率堂。兩人相談甚歡。陳率堂說出了來重慶的目的:采購新能源汽車。
歐陽剛星很詫異。一來,據他了解,新加坡市場目前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并不是很大;二來,陳率堂完全可以通過視頻云端完成業務,不用專程跑一趟。
陳率堂笑著回復:到2025年,新加坡將停止注冊柴油驅動車;2030年新車注冊必須是節能車型。所以,新能源汽車不久后就會成為新加坡市場上的“香餑餑”。至于親自到重慶,更多是體現誠意,以便后續加深合作。
歐陽剛星立即向陳率堂提出合作意向,對方欣然接受。
回到公司后,歐陽剛星便著手策劃、分工與執行。數月時間里,他與團隊幾次上門與賽力斯集團溝通洽談,達成了合作意向,最終有了12月初的這單業務。
“新加坡乃至整個東盟的新能源汽車雖然還是一片藍海,但布局晚了,可能要錯失更多機會。公司將加快新能源汽車出口東盟的步伐。”歐陽剛星說。
這一判斷并非沒有依據。
歐美等發達地區的汽車市場雖大,但準入門檻高,有實力的企業多,在燃油車時代便將很多國內自主品牌擋在了門外。新能源汽車時代這一情形雖然有所好轉,但國產自主品牌要占據其主流依舊困難重重。
相較之下,東盟汽車市場準入門檻更低,本地有實力的企業不多。最關鍵的是,東盟不少國家跟新加坡一樣,對新能源汽車持“主動擁抱”的態度。
泰國頒布政策,明確“在2030年前,純電動汽車在所有新車登記中占50%”的新計劃,還提出到2030年,公共快速充電站可提供12000個快充充電頭,建成1450個充電站;菲律賓要求國內公共交通企業把自身旗下純電車的比例提升到5%以上;印度尼西亞計劃從明年開始為電動汽車提供補貼,希望2025年電動汽車用戶達到250萬。
春江水暖鴨先知。
如今,國內部分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上汽和長城的新能源汽車進入了泰國,后者還列出了布局馬來西亞的路線圖;五菱宏光已在印尼站穩了腳跟;新勢力“哪吒”也宣布進軍東盟市場。
“東盟現在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RCEP的實施會加速各方布局東盟市場。”重慶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羅亞表示,新能源汽車品牌此刻去東盟正好搶占先機。
車企加速布局
重慶車企也在努力布局。
2021年2月,新加坡政府公布了綠色發展藍圖,也就是陳率堂提及的內容。小康進出口公司馬上讓團隊分析當地市場需求和賽力斯汽車的競爭力。
該公司當年便與新加坡代理商正式達成合作,將兩款經濟型電動物流車,推向新加坡新能源汽車市場。今年開始,公司又將賽力斯的電動乘用車及東風小康電動商用車批量導入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市場,全年出口量達1000多臺。
小康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張興燕介紹,后續,他們將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新能源汽車基礎較好的市場,逐步導入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
鑫源集團也是2021年就把新能源汽車出口到東盟的重慶車企,主攻方向是商用車。
“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熱潮目前都在乘用車上,商用車則剛剛起步。這放在東盟市場,就更明顯。”鑫源集團執行總裁周江文介紹,目前在東盟的新能源商用車,重慶車企還是占據了主流。
去年,鑫源集團出口到東盟的新能源汽車超過5000臺,主要是面包車、卡車、MPV等,市場主要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
慶鈴集團則剛剛邁出新能源出口東盟的步子。
本月上旬,慶鈴集團的6臺新能源皮卡在沙坪壩區團結村中心站完成裝箱,只等相關批文下來后,就將通過中老鐵路運至老撾。屆時,它們將成為慶鈴集團首批出口到東盟的新能源汽車。
“把傳統燃油車出口到東盟,我們已經輕車熟路,但新能源汽車還是‘探路’階段。”慶鈴集團銷售部負責人表示,將根據這批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市場評價和客戶反饋,調整優化后續決策和布局。
數據上看,重慶新能源汽車出口東盟的勢頭正在加速。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全市新能源汽車出口東盟同比增加772.7%,總值2077.2萬元。
期待闖出名堂
“重慶造”新能源汽車能否在東盟市場闖出名堂,現在判斷還為時過早,但陳率堂分享的一個小細節,或許能讓眾多重慶車企看到希望。
“目前能夠生產右舵駕駛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并不多,重慶賽力斯是其中之一。”陳率堂說,他到很多地方去挑選過產品,但多數不能生產新加坡需要的右舵車型,而賽力斯則有不少適合新加坡市場的產品,這也是他最后決定采購的原因。
他還表示,商用新能源汽車在東盟使用率會更高,這對重慶車企而言很有優勢。這一觀點,也跟周江文說的不謀而合。
“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望實現‘摩幫’時代的輝煌。”陳率堂這個判斷,跟多家重慶新能源車企提及東盟市場的期望一致。
上個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重慶摩幫”不僅產銷量連續多年居全國榜首,出口市場更占到全國的1/2。在東盟,重慶“摩幫”最巔峰時能占到其市場份額的90%。
鑫源、慶鈴,以及賽力斯的東家小康,都是“摩幫”的成員之一。如今,各家轉型新能源汽車,又再次輾轉東盟市場。
周江文提到,東盟市場對重慶新能源汽車的認可程度比較高,很多中間經銷商主動上門與鑫源集團洽談合作,希望能夠引入更多“重慶造”新能源汽車。
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東盟目前是重慶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加上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陸海新通道等元素的加持,雙邊關系越來越近,往來也越來越多。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重慶企業機會多多。
但羅亞則認為,重慶車企有期望是好事,但不能好高騖遠,應該沉下來,用積跬步以致千里的態度去做事。
他說,重慶“摩幫”當年雖然紅極一時,但高端產品少,沒有形成合力,還互相殺價、惡性競爭,最終從東盟市場敗下陣來。如今新能源汽車時代,重慶車企應該總結、反思這些教訓,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對此,羅亞給出三點建議:提高售后服務、提升品牌認知、持續政策引導。
“尤其是政策引導,有很多事并不是企業自己能夠決定的,而是需要政府有相應的戰略布局和意識。”羅亞表示,像指導企業抱團發展、細分市場、前移新能源汽車銷售中心等,大家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