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這是未勢能源繼去年12月A輪融資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獲得的第二筆融資,兩次融資總額近15億元,排在行業前列,成為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資本偏愛的典范。
這家企業到底是何來頭,有何底氣?
多方力量助推勢頭強勁
事實上,相較于A、B兩輪融資,未勢能源的硬核背景也是讓人羨慕不已。未勢能源是
長城控股集團新能源領域重要戰略布局之一,是長城擴容品牌矩陣、領跑新能源賽道的關鍵力量,傳承了長城精心打造民族品牌的理念與使命。同時,又吸納了上燃動力在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20多年的技術積淀。而上燃動力誕生于“863計劃”,是中國首個燃料電池示范運營品牌,曾應用于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世界級盛會,同時開啟了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大規模示范運行。
脫胎于長城控股集團,吸納、融合、傳承了氫燃料電池行業開創者上燃動力的技術基因,這可謂是未勢能源的硬核背景和吸引資本關注的動因之一。
其二,在碳中和的大趨勢下,氫能源因其“零排放”的能源特點,在市場上被資本高度關注,且氫燃料電池在發達國家的應用正在提速。反觀國內,在氫能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中,氫能的戰略定位首次明確了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據相關媒體統計,到2025年,氫能產業產值將達1萬億元,2026年至2035年產值達5萬億元。
其三,各地方政府為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出臺支持氫能產業發展專項政策,鼓勵氫能產業園落建、產能擴建、應用場景落地等。力圖搶占氫能發展風口期,以便拉動地方經濟上漲。
據畢馬威預測,隨著政策力度不斷加大,以及央企、國企等龍頭企業在氫能領域布局的加持,預計未來資本市場對氫能領域的投資將持續升溫。
硬核背景作為支撐,再加上雙碳環境驅使、政策支持,行業前景可期,未勢能源堅定賽道、實力起跑,這是解鎖其被資本偏愛的第一道密鑰。
硬核產品,才具有征服力
目前,未勢能源在全球范圍內組建了覆蓋四國五地的全球研發布局,吸納了800余人的國際頂尖級研發團隊,已申請專利500余項,累計研發投入超20億元,未來將投入超30億元人民幣,構建了“制-儲-運-加-應用”一體化的產業鏈生態體系,可以實現氫燃料電池的自主研發與技術迭代。
未勢能源主要產品涵蓋燃料電池發動機、電堆、35MPa/70MPa 車載氫系統、瓶閥及減壓閥等,其自主研發的巖竹-70MPa減壓閥更是邁向“千元時代”,實現行業降本40%。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減壓閥價格大概是20000元左右,這項技術在氫能領域可謂是“卡脖子”的,市場上很多企業在做,但未勢能源先人一步搶先研發出來了,率先實現了國產化替代工作,這意味著此項技術我國不再依賴進口,填補了市場空白,必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加速協同發展。
未勢能源專注研發、潛心攻堅卡脖子技術,打造硬核產品助力行業降本增效,帶領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企業實現成本和技術雙向突圍,這種既能低頭拉車,又不忘抬頭看路的精神,或許是解鎖被資本偏愛的第二道密鑰。
擴圈強鏈前瞻性布局氫能產業鏈生態
距離氫能大范圍普及的制約因素之一就是加氫站建設問題,目前我國的加氫站建設處于“千車易得,一站難尋“的狀態。加氫站數量是衡量產業發展的重要參考指標,目前國內運營和在建的加氫站數量較少,且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配套設備也還處于示范階段。
未勢能源自知要想成為行業翹楚,除了技術要硬,還要夯實和完善“制-儲-運-加-應用“產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
今年9月,未勢能源代表長城控股與德龍集團、立本能源正式簽署了氫能生態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依托德龍集團、立本能源在在鋼鐵、焦化、氫站等方面的資源優勢,三方聯合力爭打造全球領先的氫能產業生態。此舉夯實了未勢能源在”制-儲-運-加-應用“中的多個環節,或將加速國內新能源轉型及氫能市場的落地應用。
未勢能源不斷擴充企業戰略合作朋友圈,夯實、強化氫能產業鏈生態,實現完善產業鏈帶動市場與商業化進程,這也是未勢能源能夠被資本偏愛的第三道密鑰。
精品場景探索,示范效應凸顯
在氫能的應用場景層面,目前工業和交通運輸為主要應用領域。據預測,到2060年在交通領域氫氣使用量將達到31%。而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在交通領域的主要應用場景,據中汽協相關數據統計,2022年1-10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0.27萬輛和0.2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倍和1.5倍,已經超過去年全年,且推測未來有望實現高速增長。
未勢能源在交通領域氫能布局方面,先后與東風商用車、開沃汽車等多個商用車企業簽訂了氫能戰略合作協議,共促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產業協同發展。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等多地,先期布局包括“容易線”砂石骨料運輸、北京新發地農批物流、天津氫能汽車綠色物流運輸,攜手螞蟻物流正式啟動氫能重卡 " 中、短途運輸 "等在內的多個示范項目,示范車輛規劃數超千臺。
在船舶領域的應用層面,分別與中船重工718所及大連海事大學新能源船舶動力技術研究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攜手其他合作伙伴一起探索中國第一艘氫燃料電池交通艇的開發工作。
從配套商用車、布局氫燃料電池在船舶領域測試應用、多個精品應用場景的落地及推廣,可謂是多條線布局、多點開花。這是解鎖其被資本偏愛的第四道密鑰。
自主研發,科技創新,向前布局氫能生態產業鏈、中間拓展并強化落地應用場景、技術根基與實力背景穩固,這樣持續領跑氫能賽道的企業,試問如何不被資本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