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電力體制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改革廣度深度得到進一步拓展,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這一年,電力體制改革步入實操階段,綜合試點和專項試點進一步擴圍,各項改革舉措以點帶面全面鋪開,形成了綜合試點為主,多模式探索的新格局。輸配電價改革成為新一輪電改以來首個全面完成的專項改革。增量配網、售電、電力現貨市場等關注度和積極性最高的領域迎來重要進展。市場化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市場主體更多元,交易方式更靈活。
一年來,電力行業堅持以改革的方法解決問題,改革節奏力度在實踐摸索中走向科學穩健,市場機制規則在創新探索中走向成熟完善,市場行為在總結反思中走向理性規范。展望2018年,電力體制改革將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也將更深入地觸及關鍵實質性問題。
市場化改革作為新時代能源體系構建的重要手段,將在推動能源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上發揮關鍵作用。可以預計的是,新的一年,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電力市場建設將在降低工業用能成本、提高供電質量、促進能源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及推進能源綠色發展等方面著力推進。
機制建設穩中有新 市場結構加速完善
回顧新一輪電改近3年的歷程,輸配電價改革是覆蓋面最廣、改革舉措最為緊鑼密鼓的領域。
2017年,改革迎來收獲期,輸配電價改革實現省級電網全覆蓋,首輪改革全面完成。改革歷經兩年半時間,共核減32個省級電網準許收入約480億元。隨后,區域電網和跨省跨區輸電價格改革啟動。
2017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區域電網和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定價辦法,并針對地方電網和增量配網的配電價格出臺了指導意見。
至此,我國建立了覆蓋跨省跨區輸電工程、區域電網、省級電網、地方電網、增量配電網的全環節輸配電價格監管制度框架,輸配電價改革也成為電力體制改革領域首個全面完成的專項改革。
輸配電價格的厘清,為進一步放開競爭性環節電價,進一步建設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起到基礎性作用。2017年競爭性環節市場熱火再燃,改革深水區中的核心領域和實質性問題成為2017年改革的主題。
增量配網改革在2017年取得超出預期的進展。
2017年11月,第二批89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獲批,全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達到195個。第三批改革試點的報送工作也于2017年底啟動,預計2018年上半年實現地級以上城市全覆蓋。
同時,社會資本加入增量配網業務得到進一步推進。2017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電力體制改革專題會提出,要結合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擴大電力領域的混改試點,組織推進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電力體制改革相結合的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項目。2017年12月22日,全國發展改革會議上明確表示,2018年要以直接交易和增量配電市場化為重點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增量配網改革將在2018年持續升溫,成為新一年改革的突破口。
在售電側,市場競爭機制初步建立,市場交易規模進一步擴大。隨著江蘇售電側改革試點獲批,2017年全國售電側改革試點達到10個。截至2017年底,在各級電力交易機構注冊的市場主體6萬余家,其中發電企業2.8萬余家,電力用戶3萬余家,售電公司2750余家,社會資本投資售電業務熱情高漲。據統計,全國除西藏、海南外,其余各省區市均組織開展市場化交易,全年交易電量累計1.6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26%左右,同比提高7個百分點。
電力市場建設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核心內容,2017年,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正式啟動,成為改革的重大亮點。第一批試點涵蓋8個地區,將在2018年底前啟動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截至目前,各試點地區工作已相繼啟動,并積極推動與電力現貨市場相適應的電力中長期交易,逐步構建中長期交易與現貨交易相結合的電力市場體系。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梁昌新表示,建立電力現貨市場意義重大,有利于通過市場機制發現電力價格,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有利于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
2017年,跨省跨區電力交易規模進一步擴大,打破省間區域間壁壘的探索更為積極,為推動清潔能源消納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7年底,跨省區市場化交易電量29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7%。跨省跨區清潔能源送出電量5870億千瓦時,占總送電量的54.5%,電力交易機構在落實優先發電計劃的基礎上,創新交易機制,通過掛牌、水火替代、集中競價、合同轉讓交易等方式開展四川、云南水電送出市場化交易。完成西南水電送出2638億千瓦時,增長10.2%;實現風電、光伏發電跨省外送市場化交易電量366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6%,有效緩解了“三北”地區棄風棄光壓力。
2017年,電力市場機制建設舉措頻頻,市場結構加速完善。10月,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確定,第一批試點地區將于2018年2月啟動交易。此舉將帶動分布式發電技術、市場和政策體系的加速發展,發揮市場作用挖掘分布式發電的優勢。11月,國家能源局發布完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機制的工作方案,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加速。
在交易機構方面,截至2017年底,我國除海南外的所有省份均已組建省級電力交易中心。11月8日,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成立,覆蓋北京、廣州兩個國家級電力交易中心和32個省級電力交易中心,聯盟的成立將有力促進電力交易機構更有效發揮作用,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優質服務,對電力市場建設意義重大。
電力市場機制建設的穩步推進和大膽探索加快了競爭充分、開放有序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的形成,電力市場化改革對提高清潔能源發電比重,優化調整我國電力裝機結構的作用也隨之進一步凸顯。
探索贏利新模式 市場行為走向理性規范
隨著電力市場建設推向縱深,市場化交易規模加速擴大,改革紅利進一步釋放,企業用能成本進一步降低。盡管2017年燃料成本上漲,電力直接交易價格降幅有所收窄,但每度電仍較原政府目錄電價下降0.05元/千瓦時,為工商企業減少電費支出603億元,同比增長5.2%。
同時,電價結構的不斷優化也推動用電成本的降低和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推進。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取消向發電企業征收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390億元,將騰出的電價空間用于提高燃煤電廠標桿電價,緩解燃煤發電企業經營困難。自12月1日起,取消臨時接電費,每年可減少占用企業資金約80億元,取消向用戶征收的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353億元,取消電氣化鐵路還貸電價60億元。
電力市場規模的擴大和市場主體的加速探索更需要規范有序、競爭有效的市場秩序。2017年,電力市場監管擊出重拳,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成立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能源行業市場主體信用評價工作管理辦法(試行)》。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中電聯加強電力行業獎懲名單管理。河南、湖北等地相繼組建電力市場管理委員會。一系列舉措對營造健康的市場環境、規范市場主體,推動電力市場良性發展具有長遠意義。
2017年,在電力體制改革對電力市場原有利益格局的持續沖擊中,各類市場主體和利益相關方更積極地融入市場,以對新贏利模式和新業態的探索在新的市場環境中尋求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日益完善的基礎上,市場主體在摸索實踐中對市場的理解更為深入,判斷更為冷靜,市場行為更趨理性規范。
其中,贏利模式轉變后的電網企業紛紛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國家電網明確將綜合能源服務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出到2020年累計實現業務收入500億元,顯著提升市場份額。廣東電網成立綜合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設置增量配網、分布式能源、電動汽車、能源服務等6個新型業務。
發電企業的市場意識被全面激活,企業收益來源于爭取優先發電計劃、競爭性市場交易電量、發電權置換和輔助服務補償等多方面,對市場交易規則和市場策略的研究更為關鍵。同時,發電企業紛紛開展售電業務,投資新能源,發揮專業優勢和市場優勢,穩定企業整體收益,增強抗風險能力。
2018年已開年一月有余,綜觀一月份電力市場運行情況,我國電力交易態勢活躍,并呈現出了品種更多、范圍更廣、交易量更大的特點。展望新一年,電力市場建設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市場化交易比重將繼續大幅提高,企業用電成本將持續降低。電力市場規則和機制需更加完善,電力現貨交易將進一步探索推進,逐步構建中長期交易與現貨交易相結合的電力市場,持續推進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另外,增量配網將成為2018年改革重點領域,其中,項目股權、增量與存量區分、規劃銜接、供電營業區域劃分等業內廣為關注的共性問題將迎來更具可操性的指導意見和辦法,增量配電市場將進一步透明放開。
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持續釋放發展活力的新征程開啟,電力體制改革范圍將更廣、措施將更多、力度將更強。電力市場建設將把握2018年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和全國能源工作會提出的各項改革任務,在改革攻堅期直面改革核心領域和關鍵問題,爭取重大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