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電力升級項目及洋浦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項目可行性研究配套的摻氫發電專題研究通過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氣電集團”)組織的專家審查會,表明技術研發中心在摻氫發電技術領域的工程化應用上取得了新的進展。
圖源中海石油氣電集團
燃機摻氫是指在燃機中增加氫燃料,從而顯著削減發電領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時,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存在電力消納不足的問題,構建可再生能源發電與氫能供給的“電-氫-電體系”,利用制氫技術將無法消納的電以氫能的形式儲存起來,在電力輸出不足時,氫能轉換為電能回饋電網,既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問題,又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由于氫氣摻混后混合燃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發生改變,導致燃料的可燃范圍、火焰傳播速度等特性發生變化,因此燃燒室結構如腔體、射流孔以及摻混孔等關鍵部分需進行設計改造。技術研發中心協同電力業務部、深圳電力針對摻氫燃燒室性能影響和燃燒室的結構改進開展了研究,充分研究當前主流主機廠家含氫燃料燃氣輪機技術要點,掌握了含氫燃料燃氣輪機高效、低排放燃燒燃燒室設計的關鍵技術要求。
燃機氫能發電除了技術上要解決燃機本體安全性問題外,對于氫燃料的生產、輸送和儲存的技術解決方案也尤為重要。在集團公司CCUS重大科技專項的支持下,技術研發中心對液氫儲罐、天然氣管道摻氫混輸關鍵技術開展攻關,完成了不同壓力和摻氫比例下管材慢拉伸試驗、裂紋擴展、母材和焊縫疲勞壽命等試驗研究,掌握了工程設計的關鍵要點。在深圳電力升級項目及洋浦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項目中,研發中心在充分考慮氫貿易和電廠周邊潛在氫源的同時,根據電廠用氫需求,針對不同廠家的燃機規格,提供了從氫源供應、氫儲存、氫輸送、電廠內混氫站建設、到燃機本體改造的整體解決方案。
氣電集團為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海油”)的全資子公司。目前,氣電集團在摻氫發電技術領域的努力已初步獲得行業認可,研發中心電力與碳中和研究所副所長兼首席工程師秦鋒博士受邀在重慶交易中心舉辦的論壇峰會發表摻氫發電主題報告;研發中心電力與碳中和研究所與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清華大學等知名機構共同參與編撰了《燃氣輪機氫能發電全球技術發展藍皮書》,為推動國內摻氫發電行業發展貢獻專業力量,為全力實現集團公司“雙碳”既定目標奠定基礎。
此前,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促進我國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氣電集團牽頭研制了我國首套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型橇裝天然氣制氫設備,在小型重整轉化爐結構設計、高活性長壽命新型重整催化劑、天然氣制氫工藝流程、智能化控制、整體集成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創新攻關。
首套橇裝制氫設備制氫能力為250Nm3/h,可以滿足500kg/d規模加氫站用氫需求。設備為高度集成的集裝箱式,能夠滿足公路運輸要求,以極小的占地實現快速、高效、安全的氫氣生產,制備的氫氣產品純度≥99.999%,滿足燃料電池用氫國家標準。設備操作彈性30%~100%,能夠實現“一鍵開停車”“一鍵30%、50%、80%和100%四檔負荷調整”等智能化控制。
2021年12月,首套裝置在佛山成功開車,在甲烷轉化率、產品氫氣純度等技術指標均達到了設計要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在我國氫能技術工程化應用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三桶油”之中,中國海油是布局氫能產業相對緩慢的一個,
近年來,中國海油顯著加快了布局新能源的步伐。
2021年1月,中國海油成立海油發展清潔能源公司,并在津揭牌成立。海油能源由原海油發展管道公司、新能源技術項目組整合而成。該公司重點培育以海上風電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大力推動海上風電,探索分布式能源、地熱能、氫能等清潔能源。
2021年4月,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燃氣簽署《關于氫能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以各自行業特點為基礎,在撬裝天然氣制氫、加氫站建設以及多能互補綜合能源供應項目方面,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
2021年12月21日,中海油(海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以風電建設為重點,以光伏和氣電融合并舉,分布式能源為補充,發揮比較優勢,建設具有中國海油特色的綜合能源公司。
今年4月13日,中國海油正式成立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分公司,該新能源分公司的主要業務為開展海陸風光發電、加大CCUS科技攻關、探索培育氫能等。
6月,氣電集團牽頭完成的我國首套“250Nm3/h小型橇裝天然氣制氫設備”科技成果順利通過鑒定。
在布局氫能領域,中國海油注重融合協同,加快發展海上風電,擇優發展陸上風光,因地制宜發展氫能業務,探索發展多能互補綜合能源供應系統,正在努力實現中國海油“十四五”末新能源新產業收入占比達到10%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