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際組織太平洋島國論壇(PIF)聘請的一個由五名獨立專家組成的審查小組對日本向太平洋傾倒100多萬噸核廢水的計劃提出質疑,他們認為,盡管人們普遍認同經過“先進液體處理系統”技術處理的廢水可以有效去除放射性物質,但向太平洋安全排放核廢水的數據仍然存在關鍵漏洞。
小組科學家、夏威夷科瓦洛大學海洋實驗室主任羅伯特·里奇蒙德(Robert Richmond)表示,之前有關日本計劃安全性的討論大都強調排放的化學成分,而不是它對影響海洋生物的影響。里奇蒙德尤其擔心的是氚被食物系統吸收的可能性,因為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與浮游植物結合。通過浮游植物,放射性元素有機會進入更大的食物系統。因為這些微小的植物被軟體動物和小魚吃掉,這些小魚又被其他魚類吃掉,最終被人類吃掉。里奇蒙德表示“隨著溫度上升,許多化學物質變得更加相互作用,它們在分解方面變得不同。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事情。”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一直在與日本合作研究將處理過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的安全性。IAEA已于3月底完成了第二次評估,預將在未來兩個月內提交實地考察的報告,并將發布一份全面的報告。
里奇蒙德表示,小組希望與日本和IAEA合作,以確保取得最佳結果。據專家組了解的信息,只有不到1%的廢水池得到了處理,不到20%的廢水池得到了充分采樣。里奇蒙德表說:“僅僅根據這些數字,我們很難預測事情的最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