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家相關政策推動,曾一度停下建設“腳步”的抽水蓄能(下稱“抽蓄”)項目如今呈現出“大干快上”“四處開花”之勢。
記者梳理發現,去年以來,以國網、南網兩大電網為代表的電力企業和地方政府均已積極啟動相關工作,抽蓄建設高潮已現。
目前我國已投產抽蓄電站總規模達到3249萬千瓦,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北、華中和廣東;在建抽蓄電站總規模5513萬千瓦,約60%分布在華東和華北。
“我國已建和在建抽蓄規模均居世界首位。”中國電建北京院總規劃師靳亞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僅2021年,就有11座抽蓄電站核準開工,總裝機規模1320萬千瓦,其中9座投產發電,總裝機規模490萬千瓦。
記者注意到,多個省區在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過程中,均著重提到抽蓄建設。如內蒙古自治區近日提出,“十四五”將加快推進赤峰芝瑞120萬千瓦抽蓄電站建設,力爭早日建成投產,爭取早日開工烏海120萬千瓦、包頭120萬千瓦抽蓄電站;甘肅省將裝機總量1300萬千瓦的11個抽蓄電站列入“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開工建設平坦原、咸寧大幕山、宜昌清江等抽蓄項目,被寫進2022年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
與此同時,抽蓄勘查、開工項目也呈“多點開花”之勢。近期,浙江景寧抽蓄電站召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會、浙江云和抽蓄電站舉行資源開發合作簽約儀式、湖北巴東桃李溪抽蓄電站前期地質勘探工作啟動、山西陽泉140萬千瓦抽蓄項目地質勘探工作全面鋪開、湖北羅田平坦原抽蓄電站正式動工……
“我國大力發展抽蓄非常必要。”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咨詢專家張博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多位受訪人士均認為,抽蓄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滿足電力系統調節需求的關鍵方式。
張博庭同時提醒投資企業,“要重視前期項目論證,盡量使項目開發與系統需求銜接。”
空前高漲的投資與開發建設熱情無疑也為抽蓄的科學有序開發帶來了新挑戰。“一方面,抽蓄項目主要服務于電力系統,應充分銜接電力系統規劃和能源基地規劃;另一方面,投資企業在前期階段,應充分論證,做好工程設計優化,排查敏感因素,確保項目順利推進。”靳亞東直言。
“國家雖然在政策層面鼓勵大力發展抽蓄,但從盈利角度看,目前尚無明確態度。”張博庭直言,現行政策仍堅持以兩部制電價(電量電價+容量電價)為主體,“將來如果實行峰谷差電價,抽蓄就可作為獨立的市場競爭主體,以峰谷電價差賺取相應利潤。”
專注于抽蓄前沿技術研究的瑞士瑞華智慧能源未來能源研究院負責人黃星星表示,抽蓄電站的前期建設成本高昂、后期運行維護花費巨大,需要充分調研國內抽蓄電站實際情況,參考國際成熟定價模式,進一步探索適合我國能源市場的定價方法和價格形成機制,推動抽蓄在能源市場中參與公平競爭。
“建立容量補償機制或容量市場、統籌考慮多種資源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路。不僅可充分激勵各類新能源可持續健康發展,還可形成完善的約束機制,防止單一資源不切實際發展。”黃星星說。
談及容量電費分攤問題,中國電建北京院規劃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婷婷認為,不同電源對于抽蓄的需求不同,可按照“誰收益誰付費、多受益多付費”的原則,在電價核定之初就明確機組容量分攤比例。“服務于多個省級電網的,可以根據功能和服務情況,由國家發改委組織相關省區協商確定分攤比例。”
“抽蓄行業已駛入快車道,如何健康有序發展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這就需要從電網需求、清潔能源布局、配套基地等多方面進行科學論證,對抽蓄的需求容量及空間布局形成有力支撐。”王婷婷進一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