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提出了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強調“抓住新一輪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技術變革趨勢,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一定程度上說,能源互聯網建設已經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的重要抓手,是國家戰略和國家意志的一個重要體現。
近年來,中國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在不斷加深。以“一帶一路”建設項目為載體,我們重點加快推進中蒙俄、中巴互聯工程,遠期實現跨洲能源互聯網項目。通過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構建,進一步將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技術和管理稟賦優勢推廣到全球范圍。這對于構建全球化新發展范式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事實上,能源問題歷來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地緣政治的核心議題。俄羅斯向來善用能源優勢來改善其在全球關系中的地位;歐盟、日本、印度也在實現可持續化、多元化的能源供給問題上展開激烈競爭;中東石油輸出國更是憑借比較優勢,獲得了一定的國際政治權力;美國以推動頁巖氣革命,試圖鞏固“全球霸主”地位。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背景下,中國提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建設戰略,以全球能源治理為契機,從被動接受國際治理規則到影響全球治理規則制定,發出了一個積極的、有益的信號。
發展能源互聯網,可以促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其一,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征。由于前期人類對化石能源的粗放式開發、使用,造成了化石能源資源存量的急劇下跌,并且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同時,化石能源消耗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增加了經濟社會良性運行的不確定性。發展能源互聯網,可以實現化石能源的替代,并為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其二,清潔能源的發展,能從根本上改變能源的政治屬性,實現能源的商品化屬性。由于清潔能源的可再生性,改善了傳統能源的稀缺性特征,降低了能源要素稟賦的重要性,弱化了能源對于地緣政治的影響作用。同時,清潔能源在地理分布上較為分散,并不集中于局部區域。傳統意義上的能源國家、能源通道咽喉國家的政治談判籌碼將會下降,有利于構建更為公平、公正的世界能源貿易格局。其三,保障全球能源的穩定供應,優化能源配置。通過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建設,可以改變能源的供應格局,緩和能源對于世界經濟發展的約束條件。通過探索建立公平公正的能源互聯網交易機制,可以提高全球能源的配置效率。通過互聯互通的管道建設,可以提高能源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弱化地理空間屬性,減少能源供給不足帶來的價格波動性,優化能源市場結構和資源配置功能。
發展能源互聯網,可以調整區域秩序、完善全球治理格局。其一,能源互聯網擴大了能源地理格局的分布,降低了能源政治地緣關系的沖突。能源政治地緣關系,通常表現為具有能源資源稟賦優勢的國家把能源作為國際談判、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工具,影響國際秩序的公平公正性。能源互聯網將會削弱能地緣沖突,緩解世界能源治理的無序狀態。其二,通過電網、油氣管道的互聯互通建設,將有效緩解各國對能源咽喉過道的依賴程度。其三,能源互聯網建設還會推動區域協作新秩序的產生。面對能源約束世界經濟增長的現狀,全球能源治理仍處于“碎片化”的狀態。目前,有國際組織、區域組織對全球能源治理進行了積極探索,但這些組織對于全球治理缺乏系統的治理體系,也缺乏牽頭機制。通過能源互聯網建設,以項目為載體,有助于探索建立全球治理體系、提高全球能源治理效率、打造能源利益共同體,進而推動區域協作秩序演進。
發展能源互聯網,可以改進能源協調機制、重塑全球秩序。在“逆全球化”抬頭的大背景下,新自由主義的國際市場運作機制逐漸失靈,全球治理范式亟待改善。其一,能源互聯網交易市場的形成,將會提升全球能源協調機制的效能。在傳統的能源市場交易過程中,由于能源存在正外部性、非排他性的特征,容易造成集體決策的“搭便車”行為。中國在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過程中,秉持開放、包容的理念,有助于打造更為積極的能源協調機制。其二,推行能源治理的民主化,加強集體行動的決策效率。全球治理失靈的根本原因在于二戰后建立的自由主義市場機制已不適應現階段的發展現狀。近年來,西方發達國家相對實力減弱、新興大國崛起等變化在國際金融危機的作用下,進一步顯現出現有全球治理機制的問題。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有利于搭建全球共商共議的溝通平臺,有助于提升南半球國家、新興經濟體的話語權。其三,以能源互聯網建設為契機,構建全球化新架構。能源治理是全球治理的核心議題之一,也是一大難點問題。中國以能源治理為切入點,采用“兩個替代”的發展戰略,積累全球秩序規則的改善經驗,提升了全球治理的實踐能力。同時,結合現階段以“一帶一路”為重點的建設,能源互聯網的構建將會提高“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有利于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