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綜合能源服務已經成為拉動經濟綠色發展和促進能源轉型的重要抓手,也成為各大能源企業的戰略布局重點。
然而,作為一個集多種能源技術、多種業態于一體的能源產業新業態,面對當前核心技術需攻克、企業短期和長期效益難統籌、商業模式待創新等問題,綜合能源服務的潛在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如何得到最大程度挖掘?就此問題,近日記者專訪了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院長)、黨委書記張運洲。
產學研體系建設亟待提升改進
記者:綜合能源服務涉及領域眾多,在技術的“軟”“硬”件方面,目前還存在哪些掣肘?對此,您有什么建議?
張運洲:據我觀察,目前我國在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平臺技術為代表的“軟科技”方面,以及關鍵設備、核心元器件、特殊材料等“硬科技”方面均尚未實現完全自主研發,仍主要依賴進口,從而導致綜合能源服務成本居高難下,甚至成為制約發展的“卡脖子”問題。
此外,在產學研體系建設方面,當前,我國科研院所未能充分考慮綜合能源服務企業實際應用的客觀需求,產學研合作主體理念不同,導致綜合能源系統能效整體偏低,亟待提升改進。
建議相關部門牽頭組織集中優勢力量針對性開展技術攻關,同時出臺指導管理辦法,完善產學研高效協同與科技交流機制,進一步明確科研機構與綜合能源服務企業在收益分配、知識產權歸屬等方面的責任和權力,并將“成果轉化”作為綜合能源服務企業獎勵與科研機構考核的關鍵指標,以此督促盡快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推動綜合能源服務產業發展。
能效提升和項目收益需要統籌兼顧
記者:雖然長遠看,綜合能源服務既可以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又能滿足其節能減排的約束性要求,但從不少項目實踐看,短期回報并不理想,您認為企業在拓展業務過程中該如何兼顧?
張運洲:的確,現實中存在這樣的情況。一些項目由于初期投資大,需10年左右的投資回收期,導致市場接受程度整體不高。
例如,工業園區能效提升一般屬于重資產投資,個人認為這并不是一般綜合能源服務企業的優先追求目標,應在提升能效和預期效益之間實現平衡。
首先,政府應鼓勵綜合能源服務企業致力于能效提升空間大的項目,制定專項補貼政策,打破體制壁壘,有利于全社會節能減排;其次,綜合能源服務企業要統籌兼顧項目能效提升和項目收益的平衡;第三,對綜合能源服務企業的考核要遠近結合,不能偏重于短期內回報,從而提升企業自身經營目標與環保目標的契合程度。
記者:目前,業內人士普遍反映,商業模式的滯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綜合能源服務商業價值的發揮。在您看來,近期綜合能源服務在哪些方面還有創新的空間?
張運洲:綜合能源服務涉及實物資產和數字資產兩大領域,并且服務對象類型多樣、需求獨特,傳統商業模式難以滿足需要。除了合同能源管理、能效托管服務、設備租賃、EPC、BOT等常規模式外,還需要企業提升個性化、定制化解決方案供應能力。
比如,綜合能源服務與先進技術耦合程度較高,企業可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逐漸形成咨詢規劃、能效優化、多能供應等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體系,并依托數據挖掘技術,不斷豐富用戶畫像,針對不同用戶制定個性化定制化解決方案,提升用戶粘性及滿意度等。此外還可通過打造“平臺+生態”發展模式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模式升級。
建議以增量市場為突破口,將綜合能源服務納入專項規劃
記者:綜合能源要發展,規劃需先行。對此,您有何建議?
張運洲:綜合能源服務涉及能源品種和管理部門眾多。因此,在實踐過程中,因協同治理機制不健全導致的發展弊端尤為突出:一方面,不同能源系統及不同地域間體制壁壘仍未有效打破,存在較大協調難度;另一方面,能源市場等關鍵機制建設有待提升,各市場主體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
對此,個人建議,要加強能源法律體系建設,推進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健全能源交易市場,促進綜合能源服務與能源市場良好互動。
建議以增量市場作為體制改革突破口,帶動和引導存量市場變革。可將新建商業樓宇及工業園區等各類增量市場作為體制改革創新的重點領域,建立與之適應的管理體制和市場機制。應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促進不同主體深入協同合作。在此基礎上,向存量市場延伸。
尤其建議,要把綜合能源服務作為專項規劃,納入“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思路、目標重點和實施途徑,著力綜合能源系統的建設與運行。據了解,國家有關部門對此已作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