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動邀請了國家氣候中心、中國農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等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學者,中國天氣網、澎湃新聞、字節跳動等媒體的傳播從業者,活躍在B站、知乎等平臺上的自媒體達人,以及為年輕人提供活動平臺的社會創新企業,大家結合自身的研究背景和專業特長,與10位來自媒體和社會組織的參會者共同探討了全球氣候風險及其對城市發展和居民健康造成的影響及應對方案,以及如何提升公眾對氣候風險與城市健康議題的科學性認知,推動公眾參與氣候行動等話題。
●更脆弱的全球氣候,需要更堅強的我們民促會秘書長王香奕女士在致辭中表示:從2018年起,民促會已經與綠色和平在海洋、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等多個議題上開展合作。在本次活動短暫而緊湊的一天時間里,我們將通過專家對話、圓桌討論、案例分享和模擬演練等形式,從自然科學、城市管理、公共健康、大眾傳播、環境公益等多個角度,探討氣候變化帶來的城市風險,以及如何通過傳播,提升公眾認知和行動的話題。
綠色和平中國首席代表李雁女士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今年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了疫情對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深刻影響。雖然疫情把大家困在家里,但氣候變化的步伐并未停止,北極海冰加速消融,全球各地山火肆虐,以及今夏中國南方的洪澇災害,越來越頻發的極端天氣依然在不斷給我們釋放氣候變化的警訊。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會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步伐和節奏。接下來是否能做到低碳的、更有韌性的、和對自然負責的復蘇,是中國實現2030達峰目標和2060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也希望參與此次工作坊的媒體和自媒體伙伴,可以把這些話題帶給更多的公眾,能有更多人真正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去。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袁瑛介紹了工作坊籌備背后的思路:溫室效應、碳中和、碳排達峰、能源轉型……這些詞語對于普通公眾來說,特別宏大和技術,或者說我們有時候不太確定這些議題能否引起公眾、尤其是年輕人的共鳴。我們想要通過今天的工作坊幫助大家跳出框架跳出思路的認知。氣候變化的影響并不僅僅是單個極端天氣帶來的直接損失,我們看到它是一個系統性的風險,我們應對也應該是系統性的。
回到氣候傳播,也需要呼應到系統性的視角,把氣候風險正在發生在我們身邊這個視角帶入到公眾和媒體主流的話語討論中去。同樣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更多元化,更多層次的公眾行動新范式。
●應對氣候變化,減排工作和適應行動同樣重要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國玉與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許吟隆討論了“我們離下一場氣候災難有多遠”這個話題,在對談中深入淺出地論證了洪澇災害等極端事件越來越常見的主要原因在于人類活動加劇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不斷升高、溫室效應不斷加強,導致氣候變率的振幅更大,波峰和波谷的極值也更大了。兩位專家強調,應對氣候變化,減排工作和適應行動同樣重要。
提問環節:什么是極端天氣事件?在氣候變化不斷加速的情境下,極端天氣事件的概率在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做氣候變化研究的時候常常用到一個詞是氣候變化歸因。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科學描述解讀它和氣候變化的相關性?極端事件以及氣候變化會帶來哪些系統性的影響和風險呢?
任國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一種罕見的、小概率的天氣、氣候現象或過程。它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與這個區域或者和歷史上的平均氣候態相比是罕見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長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我們根據氣候觀測網絡資料分析,可以看到在過去60年,暴雨或短歷時強降雨事件的發生頻率有所增多,尤其是最近的30年。
氣候變化歸因是一個專有名詞,通常把過去觀測到的氣候變化,包括氣候要素平均值的變化、極端值的變化、以及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率的變化等,歸結為不同的外部驅動因素,看看每一種外部驅動因素的相對貢獻各有多大,這就是歸因。目前,科學界認識到的外部驅動因素包括人類活動導致的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加,氣溶膠濃度變化,太陽活動和火山活動等。氣候變化歸因需要使用模式計算的資料和實際觀測的資料,運用復雜的數理統計方法,把這幾種外強迫因素各自的貢獻有多大計算出來。
現在做得比較多的是針對較大區域或全球范圍長時間地面氣溫序列趨勢的歸因,比如說全球或中國地表平均溫度在過去100年不斷變暖,歸因分析就是看看大氣中溫室氣體的貢獻多大,火山噴發的貢獻多大,太陽輻射貢獻多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歸因最近做的也比較多,一般是把它發生的頻率變化趨勢進行歸因,或者把某一特定事件發生概率的增加與不同外強迫因素作用聯系起來。比如說高溫熱浪的頻率過去60年增加了,這個增加在多大程度上是溫室氣體造成的,多大是火山造成的或太陽活動引起的。
許吟隆:一個整體的結論是,目前,絕大部分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加強是和氣候變暖的趨勢相關的,由于溫室效應增強引起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如果沒有溫室氣體照樣會發生,但是它的不斷加強是由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升高、溫室效應不斷增強引起的。
極端天氣事件對我們的危害、或者說氣候變化對我們的影響,可以歸結為四個層次,第一,是以氣候整體變暖為特征的平均趨勢的變化,這是第一個層次。這體現在長期的影響上,比如說它引起干旱不斷加劇,是一點點逐漸地加劇的;第二,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地加劇,它的危害越來越顯著;第三,由于氣候整體的變暖,由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導致一系列生態后果,例如傳染病、瘧疾和蝗蟲等等;第四,就是它的社會經濟后果,它的影響更加深遠。
目前我們說的應對氣候變化,其實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減緩,一個是適應。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知識,目前科普的還不錯。但是,單靠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來應對氣候變化的話,是遠遠不夠。還需要關注的第二個方面,就是適應。單純地靠減排來應對氣候變化,如果沒有適應做基礎做支撐的話是不穩固的,這樣得到的減排成果就相當于沙灘上蓋樓。為什么這么說?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澳大利亞的森林大火,澳大利亞的森林大火燒了半年,燒掉了全球116個國家一年的減排的成果。如果說在森林防火上我們適應氣候變化做一些工作,就不會這么糟糕。
●城市,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決策單元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公共健康危機已經成為我們每個人需要密切關注的議題,而氣候變化造成的健康風險卻沒有在公共領域得到充分的討論。在本次工作坊中,來自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蔡聞佳副教授,作為《柳葉刀2030倒計時》報告中國版的課題組主要牽頭作者,分享了氣候變化如何影響易敏感人群和易敏感地區,并呼吁媒體更多地關注這一議題,從而幫助公眾更多的了解和重視氣候變化對健康造成影響這一“灰犀牛事件”。
蔡聞佳:城市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基本決策單元,中國人口最多的前50個城市就可以占到中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們有4億多的人都聚集在前50大的城市。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把這些人口高度集聚城市的風險控制住了,對中國人的福利健康甚至對社會經濟發展都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對于媒體報道來說,如果把氣候風險轉化為健康風險,可以非常好地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行動力,支持我們生活環境的改善。
氣候變化的風險對居民健康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氣候變化帶來的高溫熱浪、洪澇災害、空氣污染以及生態系統的變化都在加劇居民的健康風險。例如高溫熱浪的天數和頻次的上升,將導致中暑、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傳染病風險的增加。特別是對老年人、孕產婦等脆弱人群的影響更為顯著。我希望大家記住兩個數字,兩個10%和一個7%。一個10%是老年人在高溫熱浪天的死亡概率比非熱浪天要高10%;第二個10%,孕婦孕期最后4周發生早產的風險率上升10%。對于普通人來說熱浪也會增加普通人的死亡風險,是7%。
總的來說,氣候變化造成的健康風險是全方位的,而且是因地而異的,所以我們需要因地制宜研究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平緩變化的。你去年沒有感覺到、突然今年就冒出來一個事情,所以它的極端性、不可預測性是一個基本特點。氣候變化會影響我們每個人的健康,因此增強民眾和決策者對于這件事情的認識特別重要,所以我們媒體和NGO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氣候變化對城市的影響是差異化的,需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來自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的李迪華副教授,與中國社科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鄭艷,也從城市規劃與氣候變化適應、以及氣候變化與社會福利的角度,用圓桌的方式探討了在氣候風險下,城市如何保持健康。
提問環節:請問城市面對氣候風險更加脆弱么?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氣候變化對城市的影響是什么領域? 海綿城市是一個好的應對案例嗎?我們在媒體中經常有看到說這么多的城市去做了海綿城市規劃,為什么這些城市還是年年“看海”?
鄭艷:我們不能在不同的場景下去比較不同區域或者人群的脆弱性。氣候變化的風險對不同區域的影響差異很大。當我們說脆弱的時候,它是指面對沖擊或者不利狀況的易損性,它容易受到不利影響的程度性質。當我們說某個區域更脆弱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在同樣的情況下去比較。
氣候變化的影響中,我最為關注的是社會福利,我們應對氣候變化就是為了回歸到人的福利,但是人的福利又離不開自然,從這個角度來說健康是最最根本的福利。
李迪華:剛剛蔡老師傳達的最重要的一點是,氣候變化的風險是針對每個人的。但是怎么樣對每個人把這種風險講明白講清楚,目前我們的工作是做的不夠的。我們總是認為氣候變化就是政府的事情,基本上跟老百姓沒有多少的關系,但不是這樣的。我們應該告訴每一個老百姓,你的生活會怎樣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你的公司要為怎么服務氣候變化做出改進。
從城市適應來看,我們需要更加因地制宜的韌性方案。第一,中國是大陸季風氣候國家,我們的氣候特征就是夏季多暴雨、多強暴雨,“看海”是自然的常態,這是自然界決定的。第二,城市“看海”是因為我們的城市選址錯誤。我們認為人類的工程可以控制住洪水,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我們犯了選擇性的錯誤。第三,海綿城市建設大概在20年前就有大量的英文文獻,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證明,海綿城市措施能夠降低或舒緩城市的熱島效應,也能夠減少內澇的風險。然而,通常把海綿城市建設理解為單純的提高綠地率或改造硬化河道,這是不對的。一定不要脫離中國的自然條件來討論氣候變化相關的問題,否則就可能會在憑著我們自己的美好想象建設城市時制造各種問題。
此外,氣候變化這樣一個復雜、專業的科學議題,如何轉化成更接地氣、更容易理解的信息?中國天氣網和澎湃新聞作為專業媒體的代表,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以及以科普短視頻創作者和知識分享創作者為代表的自媒體人,在現場各自分享了如何用可視化和更新鮮有趣的方式,更好地向公眾普及氣候風險知識,倡導公眾意識提升和參與。
在工作坊的最后一個環節,與會的媒體和NGO伙伴還通過分組模擬演練的方式,親自體驗了在面對極端氣候事件的時候,具備一定傳播能力和社會組織經驗的“災害應急小分隊”,可以發揮怎樣的特長和作用,幫助社會消除流言謠言、對接賑災物資和受災群眾的工作。
據本次活動統籌者介紹,綠色和平在華工作18年來,一直非常重視中國的環境報道工作。2018年機構內部啟動“中國環境故事網絡”,致力于鏈接學術界、傳媒界,與一線環境工作者的溝通無礙與彼此賦能,并先后邀請了超過300人次的媒體記者與環境NGO人士參與系列環境熱點事件的線下研討和交流。
由于疫情管理需要,本次線下工作坊只定向邀請了一部分北京地區的媒體和環境工作者參與。為了助力氣候科普議題的“破圈”,主辦方特別邀請到NGO組織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絡,并同步在騰訊會議和嗶哩嗶哩網站雙平臺進行了網絡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