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外對綠色能源與節能減排的持續關注和不斷投入,在建筑中注入綠色元素逐漸成為建筑發展趨勢。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統成為可持續性建筑、低能耗建筑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9月21日,為了積極推動建筑與可再生能源系統的集成應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筑專業委員會、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云南省建筑節能協會承辦的“中國可再生能源學術大會暨2020邁向產能建筑技術發展論壇”在云南昆明隆重舉行。會議邀請了多位國內太陽能建筑技術領域專家,圍繞“從節能建筑向產能建筑邁進”主題,舉行圓桌會議,邀請參會來賓在專家主題演講后就同一主題交換意見,碰撞思想,凝聚智慧。
圖片說明: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太陽能建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仲繼壽致辭
21日上午,會議伊始,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太陽能建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仲繼壽表示,太陽能建筑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建筑集成應用方面、在建設開發體制、可再生能源系統安裝時序等方面仍然存在著問題,“十四五”的政策上能否有所突破,讓所有的建筑都預留可再生能源系統的安裝條件?這將比制定補貼政策更有效,太陽能建筑的發展不僅需要從政策上引起重視,還應包括在行業中的各方一同努力,戰略引領的政策機制設計,與技術的發展相配套。推動政策、經濟、技術三方合作,實現太陽能乃至可再生能源建筑集成應用的突破。
圖片說明: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馮雅作主題演講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馮雅圍繞“從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來看建筑節能與建筑產能技術集成應用的平衡性設計要求”進行引導發言,馮雅以中科建大樓、成都交大硅谷等低能耗建筑為例,介紹了從能源系統選擇、自然通風與顯熱回收、采光與玻璃光熱透過性能等節能設計理念與細節,分析了不同可再生能源在不同的地域和氣候條件下的適用性以及與季節匹配等問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主任喜文華等專家參與了現場討論,與會人員認為:在能源使用端與可再生能源不穩定供應端匹配方面,建筑師和建筑能源工程師之間一定要協調好,找到建筑用能曲線,從用能的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建筑師優先利用建筑材料或建筑構造對可利用的太陽能進行存儲、釋放,工程師優選可再生能源收集、儲存、供應系統,實現建筑節能與建筑產能技術的平衡。
圖片說明:甘肅綠色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劉葉瑞作主題演講
甘肅綠色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劉葉瑞以“建筑集成太陽能光熱系統應用技術現狀問題與解決方案”為題進行引導發言,從太陽能光熱系統概述、當前政策與應用、整體解決方案、工程案例、發展趨勢五個方面進行了匯報,旨在推廣示范嚴寒地區辦公建筑中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集成應用。在討論環節,馮雅、湖南大學彭晉卿教授等專家就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系統供熱效率提升空間和光伏聯合空氣源熱泵系統效能比較進行了激烈討論,大家認為: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收集的熱量能否充分被利用,與建筑熱水使用需求匹配,是未來太陽能熱水系統發展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圖片說明:國家住宅工程中心太陽能建筑技術研究所所長鞠曉磊作主題演講
國家住宅工程中心太陽能建筑技術研究所所長鞠曉磊引導的話題為“建筑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建筑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他以建筑太陽能光伏系統的發展機遇入手,與來賓一起討論了建筑太陽能系統在有巨大市場潛力下,推廣緩慢所存在的問題。鞠曉磊認為,需要從政策推動、建筑與光伏行業間溝通合作、確立建筑光伏一體化系統商業模式等方面開展工作,盡快打開建筑光伏一體化市場。與會代表隨后就光伏系統的投資與收益機制、工程質量單一責任主體、光伏電站甚至BIPV投資金融化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圖片說明:北京市地勘院副書記、副局長衛萬順作主題演講
會議特邀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副局長衛萬順向各位來賓引出話題“天地結合——太陽能與地熱能建筑集成應用的技術問題與對策”,衛萬順認為,在明確可再生能源應用目標的前提下,構建多能互補的能源系統,可以加快推動智慧能源供給模式的創新,降低和開發運營成本,凸顯社會效益和示范效益,多樣的系統構成了未來能源發展之路。在互動環節中,面對大家關注的淺層地熱利用方式及對地溫場平衡的影響,衛萬順補充到,自然資源部即將發布淺層地熱能勘探評價的標準,已經把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淺層地熱能都做了評價,劃出了兩個大區,一個是地下水地源熱泵的適宜區,較適宜區和不適宜區,一個是土壤源地源熱泵的適宜區、較適宜區和不適宜區,然后評價每個地級市的淺層地熱資源潛力。每個地熱工程都應對水文地質條件進行精細化勘探評價,在運行時不能把地面之下的土壤當成傳熱的均質體,應對每一根地埋管供能情況進行監測與智慧管控。
圖片說明:云南昆明理工大學的譚良斌教授作主題演講
云南昆明理工大學的譚良斌教授發表了云南可再生能源建筑集成應用的現狀的主題演講。她介紹了目前在太陽能熱水系統在昆明應用的普遍性,并重點分析了云南財大的游泳館“光頂系統”、大理古城片區一體化改造等優秀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案例,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與建筑風貌不匹配、建筑美觀性不足等問題。在討論環節,她與各位專家就例如滇南傣族地區、瀾滄地區等少數民族地區太陽能系統應用與傳統村落風貌保護之間的矛盾的問題展開了討論。
圖片說明:珠海中建興業綠色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羅多作主題演講
珠海中建興業綠色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羅多就“產能型建筑的發展技術路線與標準體系”主題發表自己觀點。羅多以全國第一個獲得零能耗建筑運行標識的項目的“珠海興業新能源產業園研發樓”為例,介紹了創新設計思維、流程和方法,并從被動設計和主動技術應用兩個方面介紹了降低建筑能耗的措施。在產能建筑的技術路線討論時,羅多就直流供電、儲能等技術的供能計算比例、和零能耗建筑的實現形式等問題與各位嘉賓進行討論。
圖片說明:龍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BIPV事業部總經理劉志錢作主題演講
龍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BIPV事業部總經理劉志錢引導來賓進入“建材型光伏構件的應用技術要點”的討論中。劉志錢在演講中指出,“光伏成就建筑之美”,不僅要建筑的“顏值”高;還要考慮到建筑的“內在美”——建筑供電;更重要的一點,是需要從節能建筑向產能建筑轉變,讓電力的生產成為建筑新的功能。在討論環節中,大家就建材型太陽能構件的成本、可靠性、標準依據等問題分別發表了觀點。
圖片說明: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筑專委會秘書長張磊作總結詞
圖片說明:參會專家與來賓合影
會議的最后,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筑專委會秘書長張磊講到,本次會議采用圓桌會議的方式是一次新的嘗試,與會代表的積極參與,產學研各界的充分討論,開拓了技術思路,明確了技術方向,探討了解決方案,達成了基本的共識。“邁向產能建筑”技術論壇將會持續為國內建筑建設方、設計方、施工方及系統供應方等從事可再生能源建筑集成應用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提出了一個廣泛、深入交流平臺,引導技術人員深層次的思考本領域的技術問題,有助于適用性、經濟型、先進性的技術落地實施;對促進節能建筑推廣,引導產能建筑建設起到了良好的推進作用。(張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