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019上半年相比,2020年同期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電量排名發生劇烈波動,表明整體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電池企業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通過發布的《動力電池月度數據庫》統計顯示,2020年1-7月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約22.49GWh,同比下降26.5%。
具體來看,2020年1-7月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電量排名主要有以下變化:
一、裝機電量下滑明顯。受疫情影響,2020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受阻,整體產銷量同比大幅下滑,導致裝機電量同比下滑明顯。
二、裝機電量TOP10排名劇烈波動。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電池裝機電量TOP10排名月度波動較大。除了寧德時代穩居第一之外,第2-10名的排名都在發生變化,表明整體市場競爭激烈。
三、外資電池殺進前十。受特斯拉國產化帶動,LG化學和松下兩家外資電池企業在今年沖進國內裝機電量排名前十,下半年裝機電量有望進一步增長。
四、“黑馬”電池企業頻出。上半年有多家電池企業憑借配套一款爆款車型實現裝機電量大增,從而闖入裝機電量排名前十,但總體表現并不穩定。
總體來看,2020年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更為激烈,電池企業生存壓力驟增,行業洗牌進一步加速,電池企業裝機掉隊現象頻繁。與此同時,日韓電池企業在華市場發展迅猛,對本土電池企業產生極大沖擊,二三線電池企業面臨更大的壓力和挑戰。
此外,2020年國際車企加大中國市場電池供應鏈布局,瞄準出貨量排名靠前的電池企業,也讓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格局走向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從1-7月單月裝機電量情況來看,除了寧德時代之外,第2-10名基本每月都在發生變化,有多家電池企業掉出前十陣營,表明整體競爭態勢日趨激烈。
GGII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7月進入單月裝機電量TOP10的企業有寧德時代、LG化學、比亞迪、松下、國軒高科、中航鋰電、力神電池、塔菲爾、孚能科技、億緯鋰能、桑頓新能源、鵬輝能源、捷威動力、時代上汽、瑞浦能源等15家電池企業,同比減少5家。
其中,比克電池、卡耐新能源、多氟多新能源、銀隆新能源、聯動天翼、欣旺達、宇量電池、河南鋰動等曾在2019年1-7月進入月度裝機電量TOP10的電池企業,在2020年同期已經掉出前十陣營,被LG化學、松下、塔菲爾、瑞浦能源等企業補位替代。
具體來看,掉出月度裝機電量TOP10的主要是圓柱和軟包電池企業,表明圓柱和軟包電池在動力市場的占比進一步下滑。
GGII統計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圓柱和軟包電池分別實現裝機電量約3.26GWh和0.85GWh,占總體的18.6%和4.8%。
從裝機電量TOP10陣營來看,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中航鋰電、力神電池、億緯鋰能等6家企業基本穩定在前十陣營,但裝機排名也存在較大波動。
其中,中航鋰電憑借配套廣汽、長安旗下主力車型實現裝機電量大幅增長,裝機排名提升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的裝機電量TOP10陣營中還出現了兩家外資電池企業。
LG化學和松下憑借為特斯拉國產Model 3配套實現在華裝機電量爆發式增長,分別位列國內裝機電量排名第2和第6。
LG化學和松下進入國內裝機電量TOP10陣營打破了此前中國電池企業“壟斷”本土電池市場的競爭格局,形成了中日韓“三足鼎立”的競爭態勢。
隨著補貼進一步退坡和市場競爭加劇,三星SDI和SKI也有望憑借給本土或合資外資車企配套裝機,成為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的強有力競爭者。
GGII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7月裝機電量排名前十的企業為寧德時代、LG化學、比亞迪、國軒高科、中航鋰電、億緯鋰能、松下、力神電池、塔菲爾和時代上汽。
不過,松下、塔菲爾和時代上汽三家企業的排名并不穩定,有可能被其它電池企業替代。
具體來看,裝機電量排名第11-20名的電池企業分別為鵬輝能源、捷威動力、孚能科技、多氟多新能源、盟固利動力、萬向一二三、桑頓新能源、星恒電源、欣旺達和比克電池。
上述電池企業或曾經進入前十陣營,或將憑借配套一兩款爆款車型實現單月裝機電量大幅增長,有望成為進入2020年裝機電量排名TOP10的“種子”選手。
例如,塔菲爾在2020上半年發展迅速,為威馬、長城、河南速達、東風柳汽等主機廠配套,實現裝機電量約0.23GWh,進入國內裝機電量排名前十。
瑞浦能源憑借為寶駿E200、威馬EX5等車型配套,7月裝機量突破百兆瓦時達103.8MWh,同比暴增31倍,躋身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第六位。
鵬輝能源在上半年多次進入單月裝機電量TOP10,配套上汽通用五菱E100/E200等多款車型產品,還在今年成功配套爆款車型五菱宏光MINI EV,全年有望進入全年裝機電量排名前十陣營。
捷威動力作為軟包電池領域的領先企業,1-7月實現軟包電池裝機電量約0.19GWh,排名第一,下半年有望裝機電量進一步增長挺進全年裝機電量前十。
除此之外,包括孚能科技、比克電池、欣旺達等曾進入2019年裝機電量TOP10的電池企業,也有望在今年配套爆款車型重返前十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