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河北省整治關停地熱井事件的發酵,地熱管理問題再度引發業內熱議。“這些年來,我們深刻感受到,地熱在自然資源部門和水利部門多頭共管之下,‘礦’和‘水’的屬性和管理界定不清,這對地熱供暖產業的健康發展是極其不利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地熱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華北地區是地熱供暖的“主戰場”,又是地下水資源管理敏感地帶。在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一直繞不開“地下水超采”、“水生態治理”問題,使得屬地管理部門對地熱態度忽冷忽熱,相關政策也是左右搖擺。典型如地熱大省——河北省今年強制關停大量地熱井之舉,一時間讓多地對于推進清潔熱源替代接續工作手足無措,也為地熱事業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
我國應如何科學看待地熱開發與水資源管理的關系,進而理順管理機制?圍繞這一熱議話題,記者近日展開了調研采訪。
地熱開采致地面沉降?
片面認知!
河北省地熱資源豐富,同時也是典型的資源型缺水省份,地下水超采嚴重,由此導致的生態環境治理問題日趨嚴重。以水熱型開發技術為主流的地熱事業由此被納入重點整治范圍。
在推進地熱井整治關停過程中,河北省自然資源廳、河北省水利廳于7月15日聯合印發的《關于嚴格管控抽采地熱水的通知》明確:“除山區自流溫泉外,原則上不再新立以抽采地熱水方式開發利用地熱的采礦權。除山區自流溫泉和已有有效地熱采礦權外不再新批地熱水取水許可證。”
由于河北省開發地熱以取水證為前置條件,這就意味著其實質上已關閉了新增地熱利用的“大門”。
對此,有受訪專家向記者指出,傳統的地熱利用,只采不灌造成地熱資源浪費,且地熱水屬礦物水,大量直排會對土壤及地表水產生污染,政府加以治理是必要的。
“但在技術層面,如在河北雄縣地熱開發通過科學劃分區域、整體布局、采灌均衡,已經實現了‘取熱不耗水’的保護性開發,直供直排引發的環境問題已經完全得到解決。不因僅以此作為叫停地熱開發的理由。”這位專家說。
實際上,長期以來,包括河北在內,不少地方政府在管理上將中深層地熱水利用與地下水超采治理問題緊密聯系在一起,導致各地水利部門與自然資源部門常常發生職能交叉,從而產生“九龍治水”問題,這才是當前地熱開發亂象的根源。
針對這一問題,多位受訪專家及地熱開發人士均向記者直言,長期以來,“地熱水開采造成地面沉降”的觀點是錯誤認知。
“誠然,地下水位下降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這里說的地下水通常指200米以淺、用于飲用、工業、農業灌溉的淺層水資源,而中深層地熱井采灌的地熱水屬于深層水,一般深度為兩三千米,目前并無研究證明其利用會對地面沉降帶來顯著影響,尤其是在100%同層回灌技術支撐下,產生的沉降十分有限。”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汪集暘對記者說。
汪集暘強調,根據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繪制的華北平原地下水開發利用分布圖,地下水淺層漏斗區和中深層地熱井開發區域并不重合。“強調地熱開采造成地面沉降,是片面的,需要澄清。”
地熱是“礦”還是“水”?
有待科學界定
放眼全國,河北并非個例。近年來,山東、山西等地針對地熱井無證無序、違法違規開采開展的集中關停行動,也常見報端。
多位受訪人士直言,地熱井被“一關了之”是由于相關部門對地熱缺乏科學認識、在地下水超采和生態環保雙重壓力下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專家表示,多年來地熱開發一直缺乏科學管理機制,存在多部門管理的現象,其背后的問題,則是管理層面對于深層地熱資源是“礦”還是“水”性質界定的模糊。
實際上,現行相關法律均已對地熱水進行了明確規定。根據現行《水法》,對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內的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根據《礦產資源法》及實施細則,地熱屬于能源礦產,其勘查、開采必須依法分別申請、經批準取得探礦權、采礦權。
“目前在地方層面,對于地熱開發普遍為水利部門與自然資源部門共管,但在執行層面,有些地方以采礦證為先,有些地方則以取水證為前置條件。各地做法五花八門,并無統一標準,常常是‘不管則已,一管則死’。”上述地熱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國際上公認地熱是“達到國家規定的25℃以上溫度、以水和巖石等為載體的熱能資源”。
“根據該界定,25℃以上的地下水為熱礦水,應作為礦產資源歸自然資源部門管理,如果地熱能實現采灌均衡可持續開發,應同時作為可再生能源管理;25℃以下的淺層和地表水屬于水資源,歸水利部管理。如果能按此標準厘清二者概念,將有助于科學劃分不同職能部門的管理范圍和權限,從而為科學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掃清障礙。”汪集暘表示。
更有地熱企業負責人認為,9月1日起施行的《資源稅法》既然將地熱列入礦產資源的管理范圍,水利部門理應適當退出,不應在取水證上“設卡”。
如何避免分頭施策?
呼吁成立“專班”統一歸口管理
多位受訪專家向記者指出,地熱作為《礦產資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同步明確的礦產資源和可再生能源,從能源發展角度,應歸屬于能源局規劃管理。然而實際上,在各地省級層面,能源局也只是發改委下屬機構,層級在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之下,在管理協調方面,勢必存在難度。而在市縣層面更連明確歸口都沒有。
河北某地熱企業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自然資源、水利、發改、環保、住建……地熱開發利用涉及部門眾多,我們每個項目想要拿到‘準生證’,沒有幾個月跑不下來,有的項目甚至得跑一兩年才能拿到。”
那么,在地方層面是否有統一管理的可能,讓地熱企業在辦理相關資質手續時能更好“認準娘家”?
“這需要國家層面統一理順。”能源行業地熱能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首席專家趙豐年表示,建議由國家出面統一科學解釋地熱屬性,界定各部門管理職責,明確歸口管理部門,之后再由各地結合國家政策指示與自身情況,制定科學規范、切實可行的地熱開發管理體系。
“地方層面可由省發改能源部門牽頭,協調自然資源、水利、環保、住建等部門,在已有機構職能基礎上成立專門的地熱管理領導小組或出臺專門辦法,進行統一管理,避免分頭施策。”趙豐年說。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于7月起逐步放開了中深層地熱開發,與河北等地“先放開后嚴管”形成了鮮明對比。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7月13日發文稱,符合供暖等用途的地熱開發利用項目可依法辦理礦業權新立審批,并鼓勵采礦權在有效期內的開發利用項目向地熱供暖回灌方向轉型。
北京“放手”地熱,底氣何在?趙豐年解釋稱,北京市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地熱水資源動態監測機制,可為科學開發提供依據。
“但不少地方,正因為在監管基礎建設上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地熱開采信息的準確把握,從而陷入管理誤區。”趙豐年指出。
記者獲悉,能源行業地熱能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已經發布實施了地熱回灌技術要求標準,并正制定地熱動態監測相關標準,預計將于年底發布。屆時可有助于幫助管理部門實施科學監測,進而為理順管理機制提供重要參考。
華北地區是地熱供暖的“主戰場”,又是地下水資源管理敏感地帶。在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一直繞不開“地下水超采”、“水生態治理”問題,使得屬地管理部門對地熱態度忽冷忽熱,相關政策也是左右搖擺。典型如地熱大省——河北省今年強制關停大量地熱井之舉,一時間讓多地對于推進清潔熱源替代接續工作手足無措,也為地熱事業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
我國應如何科學看待地熱開發與水資源管理的關系,進而理順管理機制?圍繞這一熱議話題,記者近日展開了調研采訪。
地熱開采致地面沉降?
片面認知!
河北省地熱資源豐富,同時也是典型的資源型缺水省份,地下水超采嚴重,由此導致的生態環境治理問題日趨嚴重。以水熱型開發技術為主流的地熱事業由此被納入重點整治范圍。
在推進地熱井整治關停過程中,河北省自然資源廳、河北省水利廳于7月15日聯合印發的《關于嚴格管控抽采地熱水的通知》明確:“除山區自流溫泉外,原則上不再新立以抽采地熱水方式開發利用地熱的采礦權。除山區自流溫泉和已有有效地熱采礦權外不再新批地熱水取水許可證。”
由于河北省開發地熱以取水證為前置條件,這就意味著其實質上已關閉了新增地熱利用的“大門”。
對此,有受訪專家向記者指出,傳統的地熱利用,只采不灌造成地熱資源浪費,且地熱水屬礦物水,大量直排會對土壤及地表水產生污染,政府加以治理是必要的。
“但在技術層面,如在河北雄縣地熱開發通過科學劃分區域、整體布局、采灌均衡,已經實現了‘取熱不耗水’的保護性開發,直供直排引發的環境問題已經完全得到解決。不因僅以此作為叫停地熱開發的理由。”這位專家說。
實際上,長期以來,包括河北在內,不少地方政府在管理上將中深層地熱水利用與地下水超采治理問題緊密聯系在一起,導致各地水利部門與自然資源部門常常發生職能交叉,從而產生“九龍治水”問題,這才是當前地熱開發亂象的根源。
針對這一問題,多位受訪專家及地熱開發人士均向記者直言,長期以來,“地熱水開采造成地面沉降”的觀點是錯誤認知。
“誠然,地下水位下降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這里說的地下水通常指200米以淺、用于飲用、工業、農業灌溉的淺層水資源,而中深層地熱井采灌的地熱水屬于深層水,一般深度為兩三千米,目前并無研究證明其利用會對地面沉降帶來顯著影響,尤其是在100%同層回灌技術支撐下,產生的沉降十分有限。”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汪集暘對記者說。
汪集暘強調,根據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繪制的華北平原地下水開發利用分布圖,地下水淺層漏斗區和中深層地熱井開發區域并不重合。“強調地熱開采造成地面沉降,是片面的,需要澄清。”
地熱是“礦”還是“水”?
有待科學界定
放眼全國,河北并非個例。近年來,山東、山西等地針對地熱井無證無序、違法違規開采開展的集中關停行動,也常見報端。
多位受訪人士直言,地熱井被“一關了之”是由于相關部門對地熱缺乏科學認識、在地下水超采和生態環保雙重壓力下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專家表示,多年來地熱開發一直缺乏科學管理機制,存在多部門管理的現象,其背后的問題,則是管理層面對于深層地熱資源是“礦”還是“水”性質界定的模糊。
實際上,現行相關法律均已對地熱水進行了明確規定。根據現行《水法》,對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內的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根據《礦產資源法》及實施細則,地熱屬于能源礦產,其勘查、開采必須依法分別申請、經批準取得探礦權、采礦權。
“目前在地方層面,對于地熱開發普遍為水利部門與自然資源部門共管,但在執行層面,有些地方以采礦證為先,有些地方則以取水證為前置條件。各地做法五花八門,并無統一標準,常常是‘不管則已,一管則死’。”上述地熱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國際上公認地熱是“達到國家規定的25℃以上溫度、以水和巖石等為載體的熱能資源”。
“根據該界定,25℃以上的地下水為熱礦水,應作為礦產資源歸自然資源部門管理,如果地熱能實現采灌均衡可持續開發,應同時作為可再生能源管理;25℃以下的淺層和地表水屬于水資源,歸水利部管理。如果能按此標準厘清二者概念,將有助于科學劃分不同職能部門的管理范圍和權限,從而為科學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掃清障礙。”汪集暘表示。
更有地熱企業負責人認為,9月1日起施行的《資源稅法》既然將地熱列入礦產資源的管理范圍,水利部門理應適當退出,不應在取水證上“設卡”。
如何避免分頭施策?
呼吁成立“專班”統一歸口管理
多位受訪專家向記者指出,地熱作為《礦產資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同步明確的礦產資源和可再生能源,從能源發展角度,應歸屬于能源局規劃管理。然而實際上,在各地省級層面,能源局也只是發改委下屬機構,層級在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之下,在管理協調方面,勢必存在難度。而在市縣層面更連明確歸口都沒有。
河北某地熱企業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自然資源、水利、發改、環保、住建……地熱開發利用涉及部門眾多,我們每個項目想要拿到‘準生證’,沒有幾個月跑不下來,有的項目甚至得跑一兩年才能拿到。”
那么,在地方層面是否有統一管理的可能,讓地熱企業在辦理相關資質手續時能更好“認準娘家”?
“這需要國家層面統一理順。”能源行業地熱能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首席專家趙豐年表示,建議由國家出面統一科學解釋地熱屬性,界定各部門管理職責,明確歸口管理部門,之后再由各地結合國家政策指示與自身情況,制定科學規范、切實可行的地熱開發管理體系。
“地方層面可由省發改能源部門牽頭,協調自然資源、水利、環保、住建等部門,在已有機構職能基礎上成立專門的地熱管理領導小組或出臺專門辦法,進行統一管理,避免分頭施策。”趙豐年說。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于7月起逐步放開了中深層地熱開發,與河北等地“先放開后嚴管”形成了鮮明對比。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7月13日發文稱,符合供暖等用途的地熱開發利用項目可依法辦理礦業權新立審批,并鼓勵采礦權在有效期內的開發利用項目向地熱供暖回灌方向轉型。
北京“放手”地熱,底氣何在?趙豐年解釋稱,北京市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地熱水資源動態監測機制,可為科學開發提供依據。
“但不少地方,正因為在監管基礎建設上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地熱開采信息的準確把握,從而陷入管理誤區。”趙豐年指出。
記者獲悉,能源行業地熱能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已經發布實施了地熱回灌技術要求標準,并正制定地熱動態監測相關標準,預計將于年底發布。屆時可有助于幫助管理部門實施科學監測,進而為理順管理機制提供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