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智能充電樁……今年5月,一場特別的云簽約活動在廣州舉行。當天,華為、百度、京東、香港新華等全國各領域300多家企業云聚廣州,吹響了粵港澳大灣區“新基建”的“沖鋒號”。
“首批73個重大數字新基建項目,總投資規模約1800億元。”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說,“數字新基建項目帶動作用大、乘數效應強。”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實施1年有余。在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引領下,涵蓋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建設焦點,新興產業蓄勢崛起,展現出支撐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力。
作為大灣區發展的重要窗口,在珠海橫琴,由中科院、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區共同建設的橫琴先進智能計算平臺項目正加速推進,項目完全建成后,平臺算力將達到116億億次/秒。
“已有不少高精尖機構、企業‘聞算力而來’,落地橫琴。”珠海市橫琴新區黨委書記牛敬表示,目前中科院計算所、中科院軟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等10多家研究機構以及多家人工智能企業與橫琴對接,用科技助推珠澳合作。
“新基建”賦能,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正在迎來新機遇。
依托數字“新基建”,粵港澳三地經濟發展新空間不斷擴展。作為全球第五大港口,廣州港正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推動5G智慧港口應用系統建設落地,打造5G智慧港口。
智慧碼頭將采用全球新一代物聯網感知、5G、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立足打造全球首個“單小車自動化岸橋、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集卡、堆場水平碼頭布置”港區作業自動化模式。
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宏偉表示,項目建成后,南沙港區每年的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可超過2200萬標箱,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成為泛珠三角經濟腹地全面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出海大通道。
“新基建”加速布局,也為粵港澳居民搭起連接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的平臺橋梁。
基于橫琴跨域多維大數據云平臺研發、由珠海大橫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阿里云聯合發布的跨境服務創新平臺“琴澳通”App,可連接橫琴和澳門特區政府、企業以及服務廠商,從而提供出入境、居住、出行等眾多領域的服務,讓澳門居民在橫琴新區工作生活更方便。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已完成項目一期建設的橫琴先進智能計算平臺響應國家號召,免費向廣東省有關科研機構開放AI算力資源,通過算力賦能,支持病毒溯源、疫苗研制、藥物研發等科研工作,幫助科研機構縮短研發周期。
依托橫琴先進智能計算平臺的高效算力,南棲仙策(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建構出疫情預測模型,可對疫情進行60天的預測,還能在有確診病例數據的情況下,推導潛在感染人數、接觸感染率等未知因素,為疫情防控提供決策輔助。
南方智能產業研究院專家委員司曉表示,在擁抱“新基建”國家戰略的過程中,粵港澳大灣區需要更加重視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更多調動民營經濟特別是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力量,以制度創新釋放科創紅利,讓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將聚焦互聯互通強化基礎支撐,著力推進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和機制“軟聯通”。同時,探索粵港澳三地協調協同發展新模式,高標準建設廣東自貿試驗區,加快建設南沙、前海、橫琴等三大重點合作平臺,著重在科技創新、產業集聚等方面突圍、形成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