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集團齊魯石化公司總經理韓峰帶來了《有效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促進國家能源轉型》。
韓峰認為,氫氣作為二次能源和清潔能源載體,具有來源多元、終端無污染排放、應用范圍廣等優點,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防治大氣污染等具有重要意義,是推進能源革命的重要抓手。
韓峰表示,當前,我國氫能產業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但出現的一些問題需引起重視。如核心技術空心化,燃料電池催化劑等關鍵材料核心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主要依賴進口;產業發展出現一定“虛火”現象,多地競相出臺氫能地方產業政策,初步統計全國范圍內規劃的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園多達幾十個,在關鍵技術沒有突破、瓶頸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各地一哄而上容易造成資源浪費。
為把握能源轉型變革先機、推動我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韓峰建議:
一是做好頂層設計,盡快出臺國家氫能發展戰略,把氫能發展納入國家“十四五”能源規劃,明確氫能發展目標和路線。
二是從國家層面進行統籌,發揮煉化等行業主力企業的產業及技術優勢,牽頭組織有關企業、科研單位等,一方面,針對行業發展中的瓶頸問題,組織攻關示范,開展科技攻關,并加強有關標準的研究制定,確保氫能產業安全、高效、有序推進;另一方面,選擇重要的資源和加工生產基地至港口碼頭等重要物流中心的沿途沿線,由優勢企業牽頭組織開展制氫、儲氫、運氫、加氫一體化布局建設示范,探索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模式。
三是優化政策激勵,科學制定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有關政策支持體系,提高政策支持的精準度,高效助力氫能產業發展。
加快推進氫能高質量發展
隨著氫燃料電池技術快速進步,以及人們對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日益重視,氫能在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的發展不斷加速。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833輛和2737輛,同比分別增長85.5%和79.2%,主要以物流車和公交大巴車為主。截至2019年底,全國建成加氫站61座,其中投入運營52座。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還面臨一些問題:一是產業缺乏統一規劃。二是關鍵核心技術尚未突破。三是總體成本過高。四是技術標準體系相對滯后。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集團鎮海煉化公司黨委書記呂亮功帶來了《加快推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他建議:
一是盡快出臺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發展總體規劃路線圖。從國家層面,健全政策管理體系,完善頂層設計,制定合理產業發展路線圖;從地方層面,各地結合自身優勢,利用產業集群,積極推動氫能產業發展。
二是利用石化企業發展氫能的產業基礎優勢,推動制氫從以灰氫為主逐步向藍氫和綠氫過渡,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石化企業具有豐富的低成本灰氫資源優勢(即96%的氫氣來源于化石燃料,藍氫指由化石燃料制取,但輔以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利用等處理,綠氫指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制取),是目前國內主要氫氣生產來源之一。同時,石化企業在全國擁有網絡化的天然氣管網和終端加油站,具有管道輸氫和布局加油/加氫站的天然優勢。
三是突破核心技術,打造產業生態。借鑒有關國家經驗,明確以財政支持的氫能和燃料電池研發計劃,設立專業化的國家能源研究院和氫能重點試驗室。
四是完善氫能產業相關技術標準和檢測體系。
中國石化全面進軍氫能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中國石化在京發布《中國石化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根據《報告》,2019年是中國石化發展氫能的重要一年,在加氫氣站、制氫技術、氫燃料電池、儲氫材料等多個領域開展了工作。
中國石化采用“油氫電一體化”新模式,在現有加油站基礎上配建加氫站,正在啟動建設加氫站項目5個。2019年7月1日,國內首座油氫合建站——中國石化佛山樟坑油氫合建站正式建成。它也是全國首座集油、氫、電能源供給及連鎖便利服務于一的新型網點。樟坑油氫合建站日加氫能力達到500千克,主要服務于周邊使用氫燃料的公交及物流運輸車隊。
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戰略合作伙伴,中國石化將為北京和張家口冬奧會氫燃料電池車提供氫氣供應、車輛加氫和加氫站運營保障。當前,兩地的加氫站的建設正在加速進行中。與此同時,中國石化還參與北京市公共交通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項目。在長三角地區,中國石化參與上海油氫混合站的建設,2019年11月,中國石化兩座油氫混合站在上海投運,這是中國石化和法液空在中國合作發展氫能的第一個落地項目;浙江省第一座集加油、加氫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能源供應站——中國石化浙江嘉興嘉善善通加油加氫站建成;同時,中國石化擬成立氫能公司,致力于氫能技術研發及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引入國際領先的氫能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聯合打造氫能產業鏈和氫能經濟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