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光伏行業正迎來 “低補貼”“去補貼”的新階段,光伏企業單純依靠補貼來實現發展的路子正越來越難走,未來光伏企業需要進一步降本增效,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
《通知》提出,降低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標準。納入2020年財政補貼規模,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模式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發電量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05元;采用“全額上網”模式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所在資源區集中式光伏電站指導價執行。能源主管部門統一實行市場競爭方式配置的所有工商業分布式項目,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不得超過所在資源區指導價,且補貼標準不得超過每千瓦時0.05元。
除了降低補貼標準外,《通知》還降低了新增集中式光伏電站指導價:納入國家財政補貼范圍的Ⅰ-Ⅲ類資源區新增集中式光伏電站指導價,分別確定為每千瓦時0.35元、0.4元、0.49元。若指導價低于項目所在地燃煤發電基準價(含脫硫、脫硝、除塵電價),則指導價按當地燃煤發電基準價執行。新增集中式光伏電站上網電價原則上通過市場競爭方式確定,不得超過所在資源區指導價。
與去年的政策相比,不同類型項目的補貼和電價下降幅度各有不同。其中,Ⅰ、Ⅱ類資源區的指導電價下降每千瓦時0.05元,Ⅲ類資源區的指導電價下降每千瓦時0.06元;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分布式的度電補貼則下降了每千瓦時0.05元;戶用光伏項目的度電補貼下降了每千瓦時0.1元。
英利集團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今年的光伏補貼政策基本符合業內預期,在政策引導下市場也正在為全面進入平價時代做準備。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光伏市場已經有序恢復,并正常開展各項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并非國內光伏補貼首次退坡。據統計,三類資源區光伏標桿上網電價八年來共下調6次,降幅達六成,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共下調4次。業內人士預測,“十四五”初期國內光伏將大規模實現平價上網,屆時光伏補貼政策也會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此前,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在《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征求意見座談會上曾提出,到2021年,陸上風電、光伏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將全面取消國家補貼。
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暫不下發普通電站指標、項目規模限制在10GW以內以及上網電價補貼每千瓦時降低0.05元。
在“531”新政實行后,包括保利協鑫在內的部分光伏企業開始感受到發展壓力。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經濟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目前低油價可能帶動煤炭和天然氣的價格下跌,這會削弱光伏等新能源行業的競爭力。此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多國,多為我國光伏產品的出口國,這也將是相關光伏企業需要面對的考驗。
英利集團相關負責人則介紹稱,原油價格下滑目前對光伏行業還沒有產生非常顯著影響。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對于全球光伏項目施工進度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