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將在年內根據工作部署展開工業節能專項監察活動,重點監察石化、化工、造紙等高耗能行業,并將覆蓋超過5500家各行業企業。業內普遍認為,專項監察活動一方面能夠切實推進節能環保、綠色發展等戰略落地,加速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也將大大培育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并有望使整個產業規模迅速達到十萬億水平。
監察覆蓋超5500家企業
日前獲悉,為貫徹落實《節約能源法》和《工業節能管理辦法》,充分發揮節能監察的監督保障作用,持續提升工業能效和綠色發展水平,助推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信部日前正式印發了《2018年工業節能監察重點工作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并將以此展開2018年工業節能監察工作。
據悉,根據《計劃》,工信部將深入開展專項節能監察,推動重點行業、重點區域能效水平提升,突出抓好重點用能企業、重點用能設備的節能監管等工作,實施重大工業專項節能監察。其中包括:2017年違規企業整改落實情況專項監察;重點高耗能行業能耗專項監察,重點核查2017年石化、化工、造紙等行業重點用能企業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對2000多家乙烯、合成氨、電石、燒堿、尿素等石化化工企業,500多家獨立焦化企業,3000多家造紙企業實現行業全覆蓋節能監察;階梯電價執行專項監察;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提升專項監察。
此外,工信部還將對電解鋁企業能耗情況進行專項監察。重點監察2017年專項監察中發現能耗超標違規的鋼鐵、水泥、電解鋁企業,日產2000噸以下具有熟料生產線的水泥企業,以及違規企業整改落實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計劃》要求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和節能監察機構要規范工業節能監察工作程序和執法行為,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用能行為,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處罰。
同時,年內工信部還將開展資金使用情況專項審計,將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各地補助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要求各地工信主管部門和節能監察機構按照《工業節能監察體制機制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梳理前期補助資金使用情況并于3月底前向工信部提交資金使用報告,并對往年下達任務中由于企業停產等原因未實施的監察任務開展補查,因企業關停等原因無法補查的,結余補助經費應用于本年度專項監察工作。
將促工業綠色轉型發展
目前,我國對工業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高度重視。據工信部介紹,隨著近年來多項政策和措施出臺,工業綠色轉型正在不斷加速。2012年到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別下降29.5%和26.6%,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約10.7億噸,規模以上工業累計節能約7億噸標準煤。
2017年開始,我國為加快實施綠色制造工程,還持續加大節能、節水、節約資源投入,2017年利用綠色制造財政專項支持了225個重點項目,會同國家開發銀行利用綠色信貸支持了454個重點項目,首次發布了433項綠色制造示范名單。同年,我國還加強了對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合成氨等重點高耗能行業節能監察,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大力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綠色制造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重點行業能效、水效、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
在各項工作的帶動下,我國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裝備等綠色制造產業也快速發展。據工信部介紹,2017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5.8萬億元,風電、光伏技術裝備發展迅速,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約2.7億千瓦,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170萬輛,綠色低碳產業規模正在不斷壯大。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透露,2018年力爭實現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4.5%等目標,確保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助推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節能環保產業規模有望達十萬億
推進綠色轉型,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已經成為各界共識。多數業內人士表示,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不但是解決經濟發展與環保問題,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本身也將成長為規模有望超過十萬億的重要產業。
“目前,我國環境治理力度前所未有,市場需求巨大,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秘書長易斌表示,未來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快速擴大,大氣、水污染防治領域的傳統市場將繼續增長,土壤、固廢等節能環保細分領域的市場空間正在加速釋放,一些新興領域治理需求帶來的市場尚未得到充分開發。
此外,根據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納入統計口徑的1681家規模以上環保裝備企業統計,2017年行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3680億元,同比增長在9.6%左右,據此推算,2017年全行業年產值將達到6800億元。
隨著環保稅、排污許可制等政策法規的不斷加碼,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市場空間未來還將持續擴大。據多個行業協會研究報告預測,2018年預計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將超過7萬億元,到202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十萬億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