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規劃研究之年,諸多重點問題引發關注。相比“十三五”,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的形勢將發生哪些變化?與其相適應的規劃內容,需要作出哪些調整?面對新時代的新挑戰,能源產業如何取得新突破?近期舉行的多場會議上,來自不同領域的權威專家紛紛表達觀點。
談形勢:以碳減排為統領能源發展的“四個期”并存
“十四五”,是我國全面完成小康社會目標,并開啟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期,也是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能源生產消費革命的關鍵期。因此,認清“十四五”研究的背景與形勢至關重要。
未來10-15年,至少陸續出現4個峰值平臺期。“2025年前后,煤炭消費達峰;2030年前,石油消費達峰;2030年前后,碳排放、煤電裝機達峰。”以此為背景,李福龍強調, “十四五”規劃要將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問題考慮在內。
碳排放也是多位專家關注的重點。“應對氣候變化壓力加劇,造成我國能源需求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主任李俊峰表示,為滿足國際、國內氣候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優化能源結構是重中之重。
以電力行業為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王志軒也稱,低碳發展放到什么位置,是電力規劃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十四五’期間,以碳減排為統領,整合政策體系。在解決常規污染物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實現低碳要求?為達到減排承諾,新變化反過來又給能源系統帶來多少影響?這些都是重點研究內容。”
談挑戰:為解決區域性、時段性矛盾,優化比增量更重要
新形勢提出新的要求,同時也帶來挑戰。在李福龍看來,“十四五”期間,區域性、時段性供需矛盾仍不可忽視。
“當能源供應比較緊張時,往往更容易關注區域性、時段性矛盾。現在整體雖走向寬松,但調整仍有一個過程。”李福龍表示,以胡煥庸線為界,能源資源和消費的逆向分布格局,短期內不會改變,“十四五”規劃應重點考慮能源布局和流向的優化問題。同時,因電力、天然氣等負荷峰谷差不斷擴大,低谷負荷時段,清潔能源消納問題突出;尖峰負荷時段,供應保障壓力加大。如何合理安排產能建設與運行調節,統籌供應保障與系統效率,也是“十四五”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站在行業角度,王志軒進一步表示,“‘十四五’電力規劃極具挑戰。過去,電力規劃主要解決短缺問題,從電力需求角度進行預測。今天再做規劃,電力供需已由長期短缺轉為相對富裕,面臨的問題卻比過去更嚴峻。”
以我國主體能源煤炭為例,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紅普也指出,未來不再是產量越多越好,而是需要多少、產多少。“經濟社會發展賦予煤炭新的使命和擔當,要求精準滿足供應需求。精準意味著供需由剛性走向柔性,無論何時何地需要,均可保量、及時供應,且社會成本越來越低。為此,煤炭行業要追求全要素、全過程的高質量發展,實現優化升級。”
談趨勢:2030年前后,能源消費需求達到峰值
綜合發展形勢、行業現狀,李福龍認為,“十四五”能源規劃應重點謀求5方面的突破:著力補齊安全短板、推進清潔低碳轉型、構建智能高效的能源系統、推動能源創新開放發展,以及著力增進能源民生福祉。
“期間需努力回答兩個重要問題,一是供需平衡與能源安全保障的基本問題,二是完成構建智能能源系統的時代要求。為此,我們要在關鍵環節下功夫。”李福龍說。
李福龍進一步表示,“十四五”能源消費仍將保持增長態勢。“從某種意義上說,推動現代化建設,就是‘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受此影響,能源消費總量定將保持增長。同時,從5年平均來看,能源消費增速放緩;單位GDP能耗下降幅度收窄,越到后面降幅的難度越大。上述3個走勢可以確定,但具體變化幅度還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