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王海峰 攝)
這里就是內蒙古庫布其沙漠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一期項目已經建成,二期項目已經在10月16日開始打樁。從過去的“沙進人退”到今天的“人進沙退”,一度死寂的庫布其沙海,生機勃發。
光伏治沙20萬畝 黃沙變金沙
庫布其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總面積1.86余萬平方公里,曾經這里寸草不生,被稱為“死亡之海”,60%以上都是流動沙丘。沙漠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位于庫布其沙漠中段,178萬塊太陽能光伏板整齊排列,密密麻麻,蔚為壯觀,仿佛一片“藍色海洋”。基地還創造一項“世界之最”,由國家電投集團建設的“駿馬”光伏電站,于今年7月9日成功通過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圖形電站。
國家電投集團建設的“駿馬”光伏電站(庫布齊沙漠林業公司提供)
資料顯示,基地建設規模200萬千瓦,占地面積10萬畝,總投資150億元,是國內沙漠地區最大集中連片光伏基地。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40億度,可有效治沙20萬畝,年減排二氧化碳320萬噸,節約標準煤135萬噸。
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的生態的恢復更令人驚喜,基地不光發電,還兼有治沙、生態修復的功能,并種植了不少經濟作物,曾經的沙漠開始變成綠洲。事實上,在沙漠地區,光伏發電板基樁本身是很好的固沙工程;發電板大規模安裝后,白天為地面植物擋住過強的陽光,減少地面水分蒸發,夜晚又會冷凝截留少量水分,為植物生長提供更加溫和的環境。
截至目前,一期項目實施生態建設2.3萬畝,其中,防護林3000畝,栽植沙障1.75萬畝,套種紅棗等經濟林1.2萬畝,黃芩、黃芪等中草藥5000畝,年內要實現有效固沙5萬畝。它是中國探索“光伏治沙”的典型樣本,改變了過去單純政府出錢治沙的方式,走出了“市場化治沙”新模式。“過去我們搞沙漠治理,為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整體治理已達到25%,但只是停留在治理的層面。沙漠里既有土地,又有光資源,所以我們通過光伏治沙,用工業化的理念治理沙漠,建設‘沙漠經濟先導區’,可以將沙漠資源有效地利用。” 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旗委書記奇•達楞太介紹說,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轉變了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的傳統治沙模式,把沙漠治理與科學利用有機結合起來,以項目建設驅動生態建設,堅持沙漠治理、生態修復、生態經濟、沙漠產業多位一體治用并行、平衡發展,讓黃沙變金沙。
光伏領跑者項目中的領跑者
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很多方面都在“領跑”。在產品上,基地采用PERC單晶高效雙面雙玻組件及跟蹤式支架,截至2019年9月30日,基地發電量突破8億度,比申報預期目標提前3個月達效。在運維方面大規模應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5G通信、無人機巡檢等智能運維手段,實現“無人值班、少人值守”。同時,通過就近利用集中處理、回收煤礦疏干水,不僅保障了光伏項目生產用水,并且有效減輕地方環保壓力。
自2017年11月30日,總投資37.5億元的一期50萬千瓦項目得到國家能源局批準,并在2018年5月29日開工建設,12月10日實現一次性全容量并網發電。今年6月,國家能源局確定內蒙古達拉特、吉林白城、江蘇泗洪3個基地為第三期光伏發電領跑獎勵激勵基地,每個基地獎勵激勵規模為50萬千瓦,已于10月16日開工建設。
這樣的建設速度,離不開達拉特旗政府的大力支持。國家電投項目負責人張志國表示“我們用133天完成30萬千瓦的項目建設,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及組織調度。前期,政府成立工作組牽頭協助項目完成前期審批文件,為項目建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在建設過程中,同時有千輛工程車輛進場作業,由政府組織調度,才得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展。在光伏建設的最后并網環節,也由政府協調電網公司投資建設全部的送出線路工程,為項目節約了前期投資成本。”
建設中的獎勵激勵項目,預計將于2020年6月10日前實現一次性全容量并網發電。項目建成后,將與達拉特光伏一期項目連成一體,成為全國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發電基地和世界最大的光伏治沙項目。水規總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霽雪在溝通會上表示,“光伏領跑者項目極大的拉動了光伏產業的技術進步,實現了光伏成本快速降價的目標,其中,達拉特旗光伏基地入圍企業平均電價0.26-0.27元,是全國唯一一個由非化石能源反哺化石能源的光伏項目。”
“光伏+”的能源經濟
據了解,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圍繞建設庫布其沙漠經濟先導區的戰略構想,把發展現代能源經濟作為目標出路。
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
“總書記作出的重要指示,以及自治區打造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鄂爾多斯創建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城市,為我旗發展清潔能源,推動工業經濟轉型提供了重要機遇,”奇•達楞太表示,達旗把綠色清潔能源開發與傳統石化能源使用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年發電量40億度的現代清潔能源示范基地”、“20萬畝的有機農林種植基地”、“年接待游客15萬人次的沙漠研學教育基地”、“年產值20億元的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基地”四大基地,依托光伏基地輸電半徑短和達拉特電廠煤電資源充足的優勢,結合開發區正在實施的增量配電改革試點,推動形成光伏、火電相互配套補充,就地消納與向外輸送相互結合的多能互補模式和區域微電網,降電價、引投資,加快現代能源經濟發展。
據悉,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采取集約化空間布局、集成化技術應用、集聚化運營管理的模式,得到了國家能源局的認可。目前,基地一期項目在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方面,發電量達到9.1億千瓦時,實現產值3.2億元,平均電價為0.35元/度,處于全國低價優勢領先水平,未來隨著氣候條件改善,光伏項目技術領跑優勢將進一步放大,經濟效益會超過預期,全年預計發電量將突破10億千瓦時,實現產值3.5億元。
與此同時,為有效落實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決策部署,該基地還把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作為核心關鍵,把發展光伏產業與沙漠有機農業、沙漠風情旅游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推動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最大程度地放大基地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采取“板上發電、板間養殖、板下種草(藥)”的方式,實現土地的綜合利用,推動形成“農、林、牧、光、游”多產業融合發展格局。
當前,庫布其光能環沙漠樂園旅游項目總投資已達7.6億元,項目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15萬人,實現產值4億元。此外,通過“林光互補”生態修復工程,將經濟林養護項目承包給當地農牧民,按照“誰養護誰受益”原則實施利益分配,同時通過沙漠旅游、光伏板保潔、物業服務等工作可吸納就業1200人,人均增收4200元/元。
“下一步,我旗將在全面審視區域資源和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重點依托達拉特經濟開發區和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兩大經濟龍頭板塊,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構筑沙漠清潔能源經濟綜合發展新引擎為主線,以新能源開發建設為抓手,統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新思路,充分做足沙漠清潔能源經濟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大文章,協同推進全域現代能源經濟建設,實現我旗經濟高質量發展。”奇•達楞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