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解制氫成本較高,昂貴的電催化材料是制約水電解制氫技術普及使用的關鍵。近日,國內多家研究團隊紛紛公布了水電解催化劑新進展的好消息。
10月11日中南大學新聞網公布,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小鶴教授團隊制備了一種負載氧化鎳納米晶粒的聚合物氮化碳二維納米片新材料,通過構建具有金屬性的鎳-氮鍵形成高導電界面,大幅提高了催化效率。
10月8日,安徽理工大學新聞網也發布了新進展的消息,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雷副教授在在研究中將OER活性組分與HER活性組分整合在一起,并通過兩者之間的協同效應實現了電催化性能的互相增強,大幅度降低了水全分解的過電位,提高了水分解的效率。
此外,今年6月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應用化學系張健教授團隊在光電/電催化水分解制氫催化材料的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一種全新的具有連續彎曲能帶的梯度同質結材料,促進光生電荷載流子的分離與轉移,從而提高光電催化水分解制氫效率。
電解水制氫成本受高價催化劑限制,居高不下。貴金屬基化合物(Ru基、Ir基等)是水電解制氫目前最常用的催化材料,但其儲量較低,且價格十分昂貴,嚴重限制了它的大規模應用,亟待尋找廉價的高性能電催化材料替代。
制氫的方法很多,行業內較常用的有熱化學法制氫(如煤制氫和天然氣重整制氫等)、工業副產氫提純制氫、水電解制氫和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等。水電解制氫的優勢在于不使用化石燃料,不產生有害氣體;產品氣純度高,可達99.7%以上;技術成熟,流程及設備簡單;自動化水平高,微機控制,操作穩定可靠等,所以一直倍受行業關注。
但其最大的劣勢在于成本相對較高,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介紹,在合理的原材料價格和電價的前提下每kg氫氣成本不同,煤制氫約10元,天然氣、石腦油、重油、甲醇制氫約17元,工業副產氫回收提純21元,而水電解制氫30元。水電解制氫中主要的成本即是昂貴的催化劑。如果降低電解水制氫的成本?研制出廉價、高效而又穩定的催化劑,成為學界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除此之外,耗電量也是水電解制氫的一個難題,但是隨著風電水電資源的開發利用,利用好棄水、棄風、棄光“三棄”,用電成本會穩步下降。日前,國際能源署(IEA)與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在北京聯合發布的《氫的未來—抓住今天的機遇》報告預測,隨著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以及制氫規模的擴大,到2030年,從可再生能源中制氫的成本或將下降30%,燃料電池、燃料補給設備和電解槽(用于電解水制氫)都將從大規模制氫中受益。水電解制氫技術的發展前景可期。
一百多年來,國外涌現出眾多著名的水電解制氫生產廠商,如挪威Hydro公司,德國Lurgi公司,比利時范登堡IMET公司,加拿大多倫多電解槽有限公司,意大利米蘭NeNora公司,美國德立臺等。
如今,我國也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水電解制氫產品生產大國,產品數量及規格種類在國際上都可位居前列,涌現出一批很有實力的企業,比如中船重工718研究所。718所創立于1966年,在制氫領域一直領先,七一八所擁有中國最大的電解水制氫設備生產基地,壓水電解制氫裝置生產銷售超一千套,氫氣干燥、純化裝置、變壓吸附裝置、甲醇制氫裝置等400多臺套,累計產值超30億。
12月13日中船重工718研究所將在第二屆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技術峰會上詳細分析水電解制氫技術發展前景,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參會討論。
第二屆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技術峰會(2019 IHFCS)由中國電池聯盟、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專委會、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氫能與燃料電池分會(籌)聯合召開,將于12月13-14日在北京開幕,為行業搭建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圍繞氫能產業政策及市場、產業鏈各環節企業與技術現狀及前景、燃料電池及關鍵材料的突破與挑戰等內容展開深度探討和交流。
大會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電池聯盟丨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專委會丨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氫能與燃料電池分會(籌)
支持單位:清華大學丨武漢理工大學丨德國林德集團丨 北京佳安氫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丨鴻達興業集團 丨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丨上海濟平新能源
合作媒體:
氫云鏈丨能鏈丨上海有色網丨旺材氫燃料電池丨氫能源燃料電池電動車丨高工氫能丨香橙會丨中國氫能源網丨華夏能源網丨集邦新能源丨中國化工雜志丨能源界丨中國工業報丨中國化工報丨氫能咨詢丨中國電力報丨中國能源報丨第一元素網丨新材料在線
會議日程概覽:
咨詢報名:
組委會聯系人:崔 瑩(17630047890)
座機:010-56284224
在線報名:
http://cbcu2019.mikecrm.com/icyGb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