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正逢立秋節氣,上海市普陀區桂巷新村39號樓的居民們終于坐上了期盼已久的電梯。
這棟房齡已有35年的售后老公房,從最初只有一張1:500地形圖起步,歷經5個月時間,如今終于建成了上海首臺太陽能光伏發電加裝電梯。加裝電梯工程的實施單位表示,今后一旦并入國家電網運行,居民有望不用支付后續電費。
曹楊新村街道指出,光伏發電系統是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發電系統,其特點是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不污染環境、能獨立發電又能并網運行。
早在2014年9月起,曹楊新村街道南梅園居民區就開始創建上海市低碳社區,希望能讓業主從居住環境的改善中感受到節能低碳的實惠。2016年7月18日上午,上海市第一座居民區光伏電站并網發電誕生,光伏電板被安裝在南梅園居民區常高公寓1、2號樓樓頂、垃圾廂房及變電站上蓋,以為小區內公用設施運轉提供能源。
而此次是光伏發電首次被用于加裝電梯,由居民自治完成安裝,街道給予提供相應的加裝電梯的指導。
這棟房齡已有35年的售后老公房,從最初只有一張1:500地形圖起步,歷經5個月時間,如今終于建成了上海首臺太陽能光伏發電加裝電梯。加裝電梯工程的實施單位表示,今后一旦并入國家電網運行,居民有望不用支付后續電費。
曹楊新村街道指出,光伏發電系統是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發電系統,其特點是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不污染環境、能獨立發電又能并網運行。
早在2014年9月起,曹楊新村街道南梅園居民區就開始創建上海市低碳社區,希望能讓業主從居住環境的改善中感受到節能低碳的實惠。2016年7月18日上午,上海市第一座居民區光伏電站并網發電誕生,光伏電板被安裝在南梅園居民區常高公寓1、2號樓樓頂、垃圾廂房及變電站上蓋,以為小區內公用設施運轉提供能源。
而此次是光伏發電首次被用于加裝電梯,由居民自治完成安裝,街道給予提供相應的加裝電梯的指導。
2019年8月8日,居民們終于坐上了期盼已久的電梯。曹楊新村街道 供圖
不過,這臺電梯的加裝過程卻一波三折。
桂巷新村39號樓建于1984年,可以說是上海地區“房齡”最老的加裝電梯的樓房。在這幢樓的24戶居民,幾乎每家都有一位60歲以上老人,而80歲以上老人一共有12位。即使身體硬朗的老人,爬個三樓也氣喘吁吁,需要爬一會歇息一會。還有的老人盡量避免下樓,如果迫不得已下一次樓,就要把所有要買的東西、要辦的事情全都盤算好。
這棟樓加裝電梯的發起人是居住在603室的居民沈錦章,他也是這5個月艱難歷程的見證人。打開他的手機可以看到,2000多張施工過程的照片記錄了這部電梯的誕生,加梯微信群里分享經驗、分享成功、分享喜悅。
“電梯加裝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推進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如老公房當初圖紙缺失,導致電源走向問題、線路怎么排,都成為了施工阻力。”曹楊新村街道桂巷園居委會主任陳健說。
桂巷新村39號樓建于1984年,如今有35年房齡。祝越 攝
曹楊新村街道加裝電梯指導辦公室方面表示,當時,電梯井道旁邊的一根電線桿處在施工區域附近,若直接施工可能導致線路問題,若移動電線桿則需要居民另行承擔十幾萬的費用。電梯基坑已挖,卻又要多出來一筆費用,要如何分攤,居民是否同意,一系列的問題擺在面前。
最終,市北供電公司多次派專業人員前往小區現場勘查,最終得出可以進行保護性施工的建議,在不移位的情況下,對原有電路進行絕緣保護,并使架空線與施工腳手架安全隔離,在施工中安排專職用電安全員進行現場把控,最終妥善解決了這一難題。
雖然問題解決了,但上述問題給曹楊新村街道加裝電梯指導辦公室一個很大的警示,如何將問題發生后的應急處理改為事先預防,給居民更大的保障?
于是,街道再次與市北供電公司商議,在8月8日桂巷新村39號樓加梯竣工儀式上,曹楊新村街道社會組織聯合黨支部(即加裝電梯指導辦公室)與中共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市北供電公司營銷部(農電工作部、客戶服務中心)第二支部委員會正式簽訂共建協議。
8月8日上午,上海首臺太陽能光伏發電加裝電梯竣工儀式。曹楊新村街道 供圖
由街道加裝電梯指導辦公室負責排摸社區內有意愿加裝電梯的樓幢,搭建與加梯樓幢居民溝通協調的平臺,市北供電公司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專業特長,對擬加裝電梯樓幢安排黨員志愿者一對一結對,給予電路調整優化方案,專業人員現場指導,并進行安全用電的宣傳指導。
沈錦章回憶,當初剛搬來曹楊新村住,家里僅有一盞白熾燈照亮簇簇新的紅漆地板,心里樂開了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大家合用一塊電表,誰家一吃火鍋就會跳閘。改革開放后,家里電器也多了,合用表變成了“一戶一表”,但是多個電器同時開還是會跳閘。
“現在,這些用電煩惱一掃而空,用起電來也隨心所欲了,電力負載能力越來越大,就連電梯也能運行自如。”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