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太陽能電池具有質輕、柔性、可溶液加工等優點,是當前太陽能電池技術的前沿熱點研究方向。隨著新型非富勒烯受體材料的快速發展,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逐步提升,最近已突破16%,達到了可以向實際應用發展的階段。
但是,實現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商業應用,還面臨著光伏材料成本和器件穩定性的挑戰。目前已報道的高效光伏材料大多存在著結構復雜、合成步驟繁多、產率低等問題,在成本上很難滿足商業應用的需求。因此開發低成本高效有機光伏材料是聚合物太陽能電池走向應用研究的關鍵課題。
鑒于此,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先導項目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李永舫課題組去年設計和合成了一種低成本高效給體光伏材料PTQ10,以PTQ10為給體、窄帶隙n-型有機半導體(n-OS)IDIC為受體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達到了12.7%(Nature Commun., 2018. 9, 743.,第一作者是博士生孫晨凱)。
然而,n-OS受體IDIC存在其中心稠環合成步驟多、產率低的問題。為了降低受體材料IDIC的合成成本,他們又開發了一種IDIC中心稠環簡化的合成方法,同時通過引入烷氧取代基進一步提高了中心稠環的產率,進而合成了兩個新的低成本n-OS受體分子MO-IDIC和MO-IDIC-2F(合成路線見圖1)。這兩個受體分子具有窄帶隙、寬吸收和高電子遷移率等優點。其中將MO-IDIC-2F與低成本聚合物給體PTQ10共混制備的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13.46%。他們對已報道的高效材料進行了活性層材料的成本核算,發現基于PTQ10:MO-IDIC-2F的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在材料成本還是器件性價比上都具有突出的優勢(見圖2)。
以上結果表明MO-IDIC-2F是一個具有應用潛力的低成本受體材料。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Nat. Commun. 2019,10,519,第一作者是博士生李驍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