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載體,氫能被譽為人類的“終極能源”,在上海、佛山等城市占據氫能產業先發優勢的背景下,成都憑借什么建設“綠色氫都”?
日前,在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市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促進會聯合主辦的成都首屆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大會上,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將成都氫能基礎概括為12個字,即“技術較強、應用較早、產業較全”。
市場空間大、資源稟賦好
四川富水富氣,發展氫能潛力突出。作為四川省發展氫能示范的試點城市,成都現已有10輛自主研發生產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示范運行。繼廣東省之后,四川是全國第二個開展氫燃料電池客車商業示范運行的省份。2018年,成都氫能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
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市場空間?羅強回答道,成都能源消耗規模比較大,特別是汽車擁有量已經超過500萬輛,位居全國第二位,對污染物研究監測后發現,去年成都的機動車污染貢獻率超過33%。“如果把燃油車大幅減少,空氣質量的改善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與此同時,四川是水電大省,可以制配氫氣約2.53億噸,發展水電制氫能具有獨特優勢,加上天然氣儲備資源約占全國天然氣資源總量19%,以及大量石油化工企業,具有豐富的副產氫資源。所以,成都發展氫能產業“天時地利”。
目前,成都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示范運行已超過11個月,里程累計達到40萬公里以上,其中單車運營最高里程達到5.25萬公里,百公里平均氫能耗為3.41千克。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羅西臨表示,這個指標目前居于全國領先水平。今年,還將新增110輛,全市累計達到12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開展示范運營,建成并投運固定加氫站兩座以上,開通3條以上不同路況的氫燃料電池示范線。
氫燃料電池研制已邁入自動化、智能化、批量化
能否順利實現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的大范圍應用,核心技術與生產線是關鍵。4月10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投資建設的氫燃料電池自動化生產線一期工程正式投產,年產能達1000套,這也是中國西部首條氫燃料電池生產線。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鄒磊表示,經過近十年的研究,東方電氣在氫燃料電池領域已掌握了核心部件自主研制、電堆工程設計、系統集成與控制等全套關鍵技術,開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膜電極、電池堆、發動機系統及測試設備等系列產品。“這條生產線的投產標志著集團在氫燃料電池產品的研制邁入了自動化、智能化、批量化的新紀元。”
在東方電氣(成都)氫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車間,智能化設備貫穿每一個生產環節,公司總經理曹劍綿告訴記者,以氫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膜電極為例,實現國產化以后,比從國外采購可降低成本40%-60%。目前研制出的二代燃料電池發動機體積功率密度從106瓦/升提高到324瓦/升,低溫啟動從零下10攝氏度發展到零下20攝氏度,“通俗講就是同樣體積重量的電池可以產生更大的功率,在遇到零下20攝氏度低溫天氣時,電池也能正常啟動,新一代電池在整體性能上有了明顯提升。”
整合氫能上下游產業鏈
如果說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的積淀是成都發展氫能產業的一把利器,那么,上下游產業鏈單位的聚合則為成都在氫能發展進入全國第一梯隊提供長效支撐。羅西臨介紹說,目前成都已聚集氫能全產業鏈企業、科研院所等機構50多戶,氫能制備環節如天一科技、亞聯高科,氫氣儲存環節如東方鍋爐,燃料電池環節如東方電氣,整車制造環節如蜀都客車,基礎設施環節如中石油、中石化、四川能投。
產業聚集后,又將如何建設“綠色氫都”?四川省氫能應用示范區——成都市郫都區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首條使用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的P09路正是在郫都區。區委書記楊東升認為,打造綠色氫都,一是要擴大應用場景,增加氫燃料電池客車的公交運營線路;二是完善配套設施,探索區域聯運模式,降低氫能儲運成本和經營成本;三是加快氫能產業技術研發測試認證等技術平臺建設,制定氫能企業扶持政策,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當天的大會上,由東方電氣集團等七家單位共同發起的成都市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促進會舉行了成立儀式,成都市人民政府與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四方共同簽署《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鏈示范,推動氫能產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