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來,陜西省煤制烯烴產業快速發展,現在已建成5個大型煤制烯烴項目(延長中煤榆林能化、陜煤化蒲城清潔能源、中煤榆林能化、神華榆林能化、延長延安能化)具備年產380萬噸聚烯烴生產能力,2018年完成322萬噸產量,煤制烯烴產業和產量規模均位居國內領先,為下游產業鏈延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原料基礎。
與陜西省聚烯烴上游領軍地位嚴重不符的是下游加工能力的不足,現在省內年僅可就地利用聚烯烴原料約30萬噸,高附加值產業鏈延伸產品發展嚴重滯后。烯烴聚合物下游塑料制品的價格數倍于原材料,但陜西缺乏烯烴聚合物下游產品深加工技術,產品配套使用企業多數相距較遠,目前缺乏烯烴聚合物下游深加工配套項目,生產的聚乙烯、聚丙烯產品只能銷往東南沿海等發達地區。
日前,省工信廳原材料工業處、銅川市工信局、陜西省塑料工業協會,就支持銅川新材料產業園設立塑料加工園事宜,對省內重點塑料制品加工企業進行了調研考察。調研組現場考察了西安凡高實業有限公司和陜西聚能塑膠有限公司等2戶陜西省塑料工業協會副會長單位。銅川市工信局局長劉云釗指出,塑料制品加工符合銅川新材料產業園規劃要求,生產過程基本不造成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可作為銅川新材料產業園下一步重點培育打造的專業園區加以積極推進。
作為全國煤制烯烴產能最大的省份,《陜西省煤制烯烴(芳烴)產業鏈發展推進方案》將通過產業擴能增效、科技創新補鏈、園區招商擴鏈、產品配套延鏈,加快推進向下游合成材料及其深加工發展,形成產業聚集效應。規劃到2020年,陜西煤制烯烴產能達到520萬噸,產業鏈總產值1000億元。
陜西省決策委員會委員胡海峰表示,往下游深加工、不斷延伸產業鏈,大力發展高分子量、高強度、高韌性以及特殊用途的專用聚烯烴,這是煤制烯烴(芳烴)產業的根本出路,也是陜西現代煤化工今后亟待轉型發展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