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與“歲月靜好”相比,開年后的連綿春雨,撥開了蒼穹下的陰霾,這里呈現出了另一番景象。起吊設備轟鳴作響,施工人員忙碌穿梭,在500千伏瓶窯變電站220千伏配電設備區,改造工程有序推進、風雨無阻,與周圍的氣象環境顯得猶然不同。
服務浙江大灣區經濟發展
圍繞“打造浙江大灣區智慧能源互聯網”發展框架,對接“全國現代化建設先行區、全球數字化經濟創新高地、區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等建設目標,相關配套電力保障工作也緊鑼密鼓地開展,500千伏瓶窯變220千伏配電設備自動化改造工程也是構建環杭州灣經濟區電力保障的重要一環。
2014年1月,經國家電網公司運檢115號文批復,該工程于2016年10月4日正式開工,改造總費用9563萬元,是華東電網距今投資最大、改造難度最高、工程跨度時間最長的500千伏變電站自動化改造工程。
500千伏瓶窯變電站220千伏電力設備自1987年投運至今已有32年,部分在運設備因其老化程度接近使用壽命存在隱患,尤其是220千伏區域的設備構支架已達到了設計壽命。
截至2018年底,杭州500千伏瓶窯變最高負荷為120萬千瓦,據預測,到2022年杭州亞運會前后,杭州地區最高用電負荷將達860萬千瓦。作為杭城甚至環杭州灣大灣區的重要樞紐變電站,500千伏瓶窯變電站電力設備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經濟發展需要和泛在電力物聯網下的智能電網建設需求,自動化改造勢在必行。
瓶窯變220千伏配電設備自動化工程改造后,不僅將杭州地區超高壓電網建設引向深入,積極推動 “泛在電力物聯網”技術深化應用,更提高了浙北電網重要樞紐變電站的安全穩定系數,為建設堅強電網服務大灣區經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除了改造設備外,變電站主變消防設施配套改造任務、電網遠景規劃也將在改造中同步推進。瓶窯運維站擔任改造現場協調工作的主要負責人李偉勇介紹,500千伏瓶窯變與杭州6座220千伏變電站相連,承擔著杭州市、余杭區和臨安區的城市供電,承擔了杭州未來科技城、錢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臨安青山湖創新科教基地的電力供應,改造工程的遠景規劃將預留出2022年杭州亞運會電力保障通道,更為“白鶴灘特高壓直流工程”落戶杭州做好各項準備。
實現浙江主網自動化全覆蓋
500千伏瓶窯變“變臉”主要涉及設備構支架更換、220千伏AIS設備GIS化改造、220千伏母差保護國產化改造、220千伏設備保護裝置歷舊搬遷等改造。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工程將真正意義上實現浙江500千伏主網架綜合自動化全覆蓋,這無疑是響應國家電網公司打造“三型兩網”企業,構建“堅強智能電網”與“泛在電力物聯網”相互融合的睿智之舉。
“這好比是給‘老人’換一副‘骨架’,傷筋動骨非常費勁費神。”李偉勇說,改造施工方案經電力運維、檢修、安監等多個部門研討、論證、優化,力求工程高質高效安全推進,但是開年后連續降雨的“襲擾”,對工程的施工進度、施工難度和施工質量增添了挑戰。
拆除舊電纜、接入新電纜一直是改造中最大的技術難題。由于500千伏瓶窯變歷史悠久,變電站220千伏系統經歷數次改造,二次回路接線復雜,改造工程涉及的保護歷舊二次拆搭接工作是史上難度最高、風險最大、回路最為復雜的大型技改工程。承擔改造工程二次配合部分的檢修人員萬杭平、林國士和鄧驊,在接連不停的雨天,花費數十日,將第一階段715根舊電纜全部拆除,并將5336根新電纜全面正確搭接試驗。
針對二次回路拆搭工作的技術難點,工作負責人萬杭平制定了如繼電保護室平頂小母線割接、現場交流電源割接等10余項方案,分成3個小組同步推進,小組負責人反復核對校驗各改造設備圖紙及線路圖,才得以確保每日工作順利平穩。精益化工作準備、精細化現場實施,換來了保護和測控裝置的順利運行,填補了困擾500千伏瓶窯變32年自動化技術的空缺,具備了實現信息互聯、數據共享的先決條件。
除此之外,改造工程涉及的停電、送電操作達上千個步驟,如何確保改造工程與穩定送電“兩不誤”呢?500千伏瓶窯變電站班長、國網勞模吳金祥說,一方面現場人員調整值休模式,合理分配人員在崗時間與休息時間,確保改造工作不間斷;另一方面成立運維改造工程稽查組,通過輪值稽查、每日巡查等方式,加強對現場改造工程安全風險管控。
這一系列的改造舉措,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讓電網更安全、更可靠、更智能。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座充滿年代感、又不失新時代“科技新風”的主網變電站將更加優質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浙江大灣區經濟發展提供安全、綠色、可靠的充沛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