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區域特點上看,歐洲、北美等傳統LNG需求市場維持穩定或略有下降,亞洲市場成為引領全球LNG需求增長的主要力量,中國、印度、日本、巴基斯坦、韓國這5個亞洲國家及中國臺灣地區LNG需求量自2011年起呈現明顯增長趨勢,2015年至今年均增量更是高達2000萬噸。特別是我國,在國家環保政策的落實推進下,以“2+26”城市為代表的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大幅帶動了全國范圍內的LNG市場需求。彭博社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進口LNG增長約1200萬噸,超過日本2012年因福島核電站事故而擴大LNG資源進口規模的880萬噸增量,創下全球新高;預計2018年我國進口LNG增長規模仍將超過1000萬噸。
從市場需求來看,我國消費增長已成為國際LNG市場的“風向標”,近三年來合計超過2000萬噸/年的接收能力提升以及逐年提高的接收站利用率,都對全球LNG需求的“量價齊升”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但從現階段的發展態勢看,我國LNG消費需求增長幅度近中期將有所放緩。一方面,國家“以氣定改”的政策穩定了國內天然氣市場,推動LNG需求市場平穩發展。另一方面,部分進口管道氣項目計劃于2019年至2020年間投產,特別是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和中亞D線天然氣管道分別計劃于2019年年底和2020年建成投產,在近中期將對國內LNG市場需求產生一定規模的替代作用。
除我國外,亞洲部分LNG消費國近中期需求增長也出現放緩跡象。在日本,隨著2015年該國重啟核電設施以來,核電對天然氣發電的替代規模逐漸加大。根據日本各大電力公司統計,2018年至2019年間將有約5吉瓦的新增核電裝機能力上線,最大能夠替代LNG需求約800萬噸/年。在印度,一是2018年國內LNG消費需求幾乎與2017年持平,導致國內接收站利用率不足60%;二是國內運輸管網建設較慢,限制了天然氣及LNG需求市場快速增長。在巴基斯坦,盡管該國計劃大力發展LNG資源利用,但國內天然氣運輸管道、LNG接收站以及燃氣電廠等基礎設施不足已對其進口LNG形成明顯制約,近中期難以支撐國內需求較大幅度增長。
從市場供給的角度看,盡管本輪低油價期間,部分資源國前期規劃的一批重大LNG項目建設出現了延緩甚至停滯,但過去三年內全球范圍內LNG資源供給增長仍超過6000萬噸/年。其中,澳大利亞和美國在2015年至2017年間LNG供給分別增長約60%和30%。全球LNG進口國聯盟組織等機構數據披露,2018年至2020年間,全球LNG市場供給仍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至2019年年底將新增供給約5500萬噸,至2020年年底將再新增供給約1500萬噸。預計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和卡塔爾等國家依然是全球LNG市場供給增長的主要來源。
此外,埃及由于天然氣需求的持續增長以及國內老氣田產量不斷下降,自2013年起由LNG出口國變成為凈進口國。但隨著Zohr等一批新氣田建成投產,其國內LNG資源供給能力大幅提高,預計在2019年至2020年間重新成為LNG凈出口國,進一步豐富全球LNG市場供給。
在供給增長可能快于需求增長的預期下,部分機構也預測全球特別是亞太地區LNG市場價格可能出現階段性下行。美林銀行表示,預計2018年亞洲JKM平均價格將回落至13美元/百萬英熱單位,2019年和2020年均價將分別降至8.3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和7.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對我國石油企業而言,首先,要加強對全球LNG市場短、中、長期供需形勢的動態研判,為促進我國LNG市場穩定發展明確外部發展環境,也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
其次,要充分把握近中期全球LNG市場供需相對寬松的有利時機,優化我國LNG進口布局,增加供給的經濟性、靈活性和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參照日本經驗,積極與供應商展開協商,對長協條款中定價方式、目的地規定及合同期限等進行修改,增加長協合約的經濟性和靈活性。另一方面,要從“源”和“量”兩個層面進一步提高我國LNG進口的多元化,更好地發揮買方優勢爭取議價權。盡管2017年我國LNG進口來源國有17個,但主要來量集中在澳大利亞及卡塔爾等幾個國家,既沒有體現國內規模巨大的需求市場可以換取的議價權,也沒有完全實現LNG進口的多元化。
再次,從長遠看,國內LNG未來市場發展仍具有較大潛力,我國石油企業在供給層面須加強LNG接收站、儲氣庫和配套管線等設施建設,持續提升供給能力;在需求層面要不斷探索LNG消費領域,如推廣LNG冷、熱、電三聯供等應用模式,加強對LNG資源綜合利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