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協鑫集團
對于光伏產業來說,協鑫集團是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從上游的光伏材料到下游的電站投資、運維,協鑫集團及其附屬已經在光伏領域打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生態圈。這樣一個巨頭企業,在2018年又作出了怎樣的成績?我們還是從保利協鑫、協鑫新能源、協鑫集成三家上市公司來看。
(1)保利協鑫
財報顯示,保利協鑫今年上半年營收110.32億元,毛利率30.2%,期內利潤5.64億元。此外,保利協鑫上半年多晶硅產量3.54萬噸,硅片產量13.2吉瓦,同比增長25%,多晶硅及硅片產量繼續位列全球第一。
作為協鑫集團旗下的“王牌”企業,在行業低迷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正向增長。
年度關鍵詞1:分拆上市
盡管在光伏界叱咤風云,但是保利協鑫依然有不滿足的地方。那就是作為港股上市公司,在企業估值以及融資等方面不及A股上市的同行,因此保利協鑫想要轉戰A股之心由來已久。
2017年12月20日,保利協鑫發布公告稱正考慮將光伏材料業務分拆(建議分拆)及在深圳交易所或上海交易所獨立上市(獨立上市)的可能性。光伏材料業務正是保利協鑫最有競爭力的一塊業務,如果將這一塊在A股上市,那就相當于把保利協鑫的核心轉移到了A股。這一計劃在半年之后就有了進展。
2018年6月6日,上海電氣宣布擬收購保利協鑫下屬中能硅業51%股權。上海電氣是一家具備國資背景的企業,若該筆收購完成,中能硅業將成為國資控股的公司。
如果該交易完成,那保利協鑫不但分拆上市計劃能夠成功,而且還找到了一個實力強大的盟友。但是這一交易最終卻在各種原因之下流產。
2018年8月3日,上海電氣發布了終止收購中能硅業的公告,給出的理由是交易雙方對相關合作條款和交易方案未達成完全一致意見。
保利協鑫的分拆上市計劃就此擱置,而在行業低迷的情況下,恐怕將很難尋找第二個戰略投資。
年度關鍵詞2:技術降低成本
作為一家引領全球的企業,保利協鑫在光伏材料領域擁有極大的話語權。2018年,保利協鑫在通過技術降低成本方面迎來了大爆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通過率先完成金剛線切割轉換,保利協鑫產能在2018年上半年集中釋放,降本效果顯著;第二,建設26條黑硅線,產能將達到6-7GW;第三,推動鑄錠單晶技術迎來市場化,成本大幅降低;第四,通過設備國產化及技術落地,FBR流化床法顆粒硅技術實現小批量生產,意義重大。
據了解,目前保利協鑫新疆多晶硅基地的產能由4萬噸增至5萬噸,與徐州基地形成5萬噸+5萬噸“雙基地”格局。由此可見,盡管行業震蕩,但是保利協鑫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產業布局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可謂是行業中的“中流砥柱”。
(2)協鑫集成
協鑫集成是協鑫集團旗下目前唯一成熟的A股上市公司,主營組件業務。根據公告,協鑫集成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21億元,同比下降30.02%,實現歸母凈利潤-1.22億元,同比下降601.88%,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25億元,同比下降1093.35%。
單單把第三季度的表現拿出來看,協鑫集成2018年似乎并不順利。但其實在今年上半年協鑫集成剛剛通過自身努力實現扭虧為盈,全年的表現并不差。
年度關鍵詞1:技術突破
作為一家后起之秀,協鑫集成在所屬領域并沒有做到如保利協鑫那樣的影響力,但是2018年的一系列技術突破,卻讓人眼前一亮。
2018年2月,協鑫集成高效多晶黑硅PERC電池量產平均效率達20.8%,刷新了多晶PERC電池量產效率。
5月,協鑫集成發布4款MBB新品多單晶高效組件,其中單玻系列MBB多晶組件量產功率達305W,為全球量產效率最高的多晶常規版型組件。
9月,協鑫集成“鑫單晶”組件實現量產并出貨,組件平均量產功率超過305W,遠高于領跑者多晶組件295W的標準。
可以看到,從黑硅PERC電池的效率紀錄,到“鑫單晶”組件實現量產,協鑫集成在2018年可謂是突破連連。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除了傳統的多晶組件,協鑫集成也開始量產了單晶組件,跟上了市場潮流。
年度關鍵詞2:轉型半導體
由財報也可以發現,在一系列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協鑫集成依然沒能避免“531”新政的影響。因此協鑫集成開始謀求轉型。
2018年4月,協鑫集成宣布擬收購一家國家專項重點支持的半導體材料制造企業。此后的7月,協鑫集成斥資5.61億元人民幣投資半導體產業基金,進一步涉足半導體行業。
8月7日,協鑫集成正式將半導體調整為公司的第二主業。12月7日,協鑫集成發布公告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億元用于大尺寸再生晶圓半導體、C-Si材料深加工、半導體晶圓單晶爐及相關裝備等項目。
在光伏行業走低的情況下,協鑫集成開始明確發力第二主業,這需要極大的魄力。而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半導體行業有望迎來風口,協鑫本身又在硅材料方面有幾大優勢,不得不說這一轉型相當漂亮。
(3)協鑫新能源
與保利類似的是,協鑫新能源也是港股上市公司,主營下游電站投資及運維業務。數據顯示,協鑫新能源2018年上半年發展態勢穩定,總收益2704百萬,較去年同期上升49%。毛利1857百萬元,毛利率為66%,同比增長45%。
財報表現穩定,協鑫新能源在下游領域可謂是風生水起。
年度關鍵詞1:業務穩定增長
電站投資方面,協鑫新能源上半年累計裝機量達7.39MW,新增裝機容量1099MW,比去年同期增長約41%;已并網容量6053MW,累計并網容量6108MW;光伏發電電力銷量3765百萬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59%。
此外,協鑫新能源運營的光伏電站數量從去年的128個增加到205個,遍布全國26個省區,擁有海外光伏項目約142MW,海外業務正穩定發展。
運維方面,協鑫新能源目前已建立五個區域運維管理中心為電站提供集中管控服務,運維成本從去年同期的4.3分/KWh降低至3.9分/KWh。
業務的增長保證了企業的健康發展,而合作伙伴的增加則增加了企業的絕對實力。
年度關鍵詞2:攜手中廣核
2018年10月24日,協鑫新能源發布公告表示,中廣核太陽能有條件同意購買協鑫新能源兩個間接附屬公司的80%股權及對應股東貸款。此后中廣核成為協鑫新能源的股東。協鑫新能源董事會認為與中廣核的交易將有助本集團達成轉型與升級的發展目標,以及進一步促進其向輕資產模式的轉型。
總體而言,協鑫新能源2018年在光伏下游領域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與中廣核的聯手增強了企業實力。
其他關鍵詞:借殼霞客環保
除了以上幾家上市公司的表現,關于協鑫集團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事件就是“借殼霞客環保”。事實上,霞客環保目前已經屬于協鑫集團的一部分,稱之為集團旗下的第四家上市公司也不為過。
2018年2月22日,霞客環保發布公告顯示,協鑫科技成為霞客環保第一大股東,協鑫科技實際控制人朱共山先生成為霞客環保實際控制人。
全面入主霞客環保之后,協鑫在2018年10月開始注入資產。公告顯示,霞客環保收購了協鑫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協鑫能源)80%股權。而通過霞客環保的收購,協鑫能源將實現“另類”的上市。
如果此次收購順利進行,霞客環保或將趁此完成向清潔能源領域的轉型。而到底協鑫系還將針對霞客環保進行什么樣的操作,還有待后續觀察。
編輯點評:
盡管光伏產業在2018年震蕩不安,但是協鑫集團各分屬公司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特別是核心企業保利協鑫,雖然分拆上市計劃暫時擱置,但是其在技術創新及產業布局等各方面都獲得了突破。未來,霞客環保如果轉型成功,那協鑫集團旗下將再多一家A股上市公司,這對于協鑫集團的后續發展會有積極影響。最后,作為多晶陣營的老大,協鑫早已開始多晶、單晶雙管齊下,順應了產業潮流。總體而言,協鑫集團在2018年是收獲滿滿的一年。
NO2、隆基股份
在很長的時間里,隆基股份都以單晶巨頭的身份對標保利協鑫。而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隆基股份堅持的單晶產業市場份額正不斷提升,但這位單晶巨頭同時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數據顯示,隆基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6.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26%;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6.91億元,同比下降24.54%;前三季度凈利率11.52%。
這樣的業績表現也許還算不壞,但是對于前些年來一路高歌猛進的隆基股份來說似乎有點差強人意。但是這似乎對隆基股份來說都不是問題,2018年他們依然在強勢擴張。
年度關鍵詞1:擴張
2018年初,隆基股份對外披露了《關于單晶硅片業務三年(2018-2020)戰略規劃》,計劃在2017年底硅片產能15GW的基礎上,力爭單晶硅片產能2018年底達到28GW,2019年底達到36GW,2020年底達到45GW。
即使近年來隆基股份已經向人們展示了其創造奇跡的能力,但是如此宏偉的戰略規劃依然令人咋舌。
1月4日,隆基股份子公司隆基樂葉與安徽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訂了項目投資協議,就公司投資建設滁州年產5GW單晶組件項目達成合作意向。投資概算約19.5億元。
3月23日,隆基股份子公司隆橋光伏擬投資13.65億元在寧夏靈武市馬家灘鎮建設228MW光伏發電項目。
這些擴張計劃或許在“531”之前尚能得到理解,但是“531”行業受到重創之后隆基股份并沒有停下腳步。
8月,隆基股份公告稱,將募集39億元資金用于建設寧夏樂葉年產5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和滁州樂葉年產5GW高效單晶組件項目。
8月4日,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擬在銀川投資建設年產5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
透過上述投資計劃可以發現,不管行業處于怎樣的狀態,隆基股份都堅定不移的按照自身的擴張計劃而走,而這一切都建立在他們強大的技術實力之上。
年度關鍵詞2:技術突破
2018年不僅是隆基股份產業擴張的一年, 也同時是技術突破的一年。
1月18日,隆基樂葉60型高效PERC組件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0.41%,創造了新的單晶PERC組件轉換效率世界紀錄;4月24日,隆基樂葉60型單晶PERC半片組件功率突破360W,刷新世界紀錄。
5月25日,隆基樂葉研發的60尺寸型雙面疊片組件正面轉換效率達20.66%,突破世界紀錄。
11月8日,隆基60型組件光電轉換效率達20.83%,再次打破單晶PERC組件效率世界紀錄,這已是2018年以來隆基樂葉第四次刷新組件技術的世界紀錄。
在效率提升方面,隆基股份一直是行業先驅,在成本下降方面亦如是。橫貫2018年全年的單多晶價格戰,成為了這一年不得不說的故事。
年度關鍵詞3:價格戰
單晶與多晶的爭戰在2018年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再加上“531”政策的助燃,單多晶之間你來我往的價格戰可稱之為年度大戲。
10月23日,隆基股份宣布將P型M2 180μm厚度單晶硅片降價為3.05元/片,降幅3.17%。這已經是2018年來隆基股份主動進行的第十次降價,從年初的5.4元/片到如今的3.05元/片,隆基的單晶硅片價格降價2.35元,降幅達到43.5%。
相對應的,多晶產業鏈也從4.7元/片下滑至2.17元/片,降價2.53元,降幅53.8%。
經過這一輪價格戰,單晶硅片及多晶硅片的價格都近乎“腰斬”。這一輪價格戰持續時間之久、價格降幅之大、對行業影響之深,都將是光伏史上不得不記的一筆。
編輯點評:
2018年對于隆基股份來說不如往年輕松。在多晶產業普及金剛線切割、多家同行巨頭企業開始涉足單晶領域之后,隆基股份面臨巨大的壓力。但與此同時,隆基股份依然保持了在單晶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其產能擴張計劃的信心正是來源于此。一旦行業度過低谷期,隆基股份或可憑借如今的布局率先獲得突破式進展。
NO3、通威股份
通威股份是上游領域中極為特殊的存在。相對于很多老牌企業,通威股份在光伏領域其實可以算得上是“新秀”,但是相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這位“新秀”的成本管控能力及發展速度卻讓人望而生畏。
三季報顯示,通威股份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14億元,同比增長9.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8.59%。基本每股收益0.4275元。
在行業狀況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仍然保持營收、利潤正向增長,通威股份的實力不可謂不強。而與隆基股份類似的是,通威股份在2018年也選擇了擴張之路。
年度關鍵詞1:擴張
2017年12月,通威股份擬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人民幣50億元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所募資金將全部用于包頭2.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和樂山2.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
這一發行債券的計劃于2018年7月30日獲得了證監會發審委的批準。其中,26.5億元用于包頭2.5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23.5億元用于樂山2.5萬噸的高純晶硅項目。
據了解,通威永祥目前具有2萬噸多晶硅產能,位居行業第三,募投項目實施完畢后將進一步提升至7萬噸。未來,包頭、樂山兩地新項目投產后,通威股份多晶硅的生產成本有望降至4萬元/噸,相較于國內外普遍大于7萬元/噸的生產成本,多晶硅成本優勢較為明顯。
針對擴張之后會不會出現過剩的問題,通威股份表示,公司現有訂單及意向采購量能夠覆蓋公司新項目投產后的產能。
年度關鍵詞2:高效轉型
技術實力就是企業最大的后盾,通威股份的信心并非空穴來風。2018年他們在技術創新方面也是亮點多多,而細觀通威的布局可以發現,他們似乎對高效化技術情有獨鐘。
2018年5月上旬,通威太陽能自主研發出了超420W的高效疊瓦組件,其72片版型組件組件轉換效率可達20.7%,最高發電輸出功率達421.9W,破PERC組件世界紀錄。
5月22日,通威太陽能、上海微系統所、三峽資本在成都通威國際中心正式簽訂硅基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產業化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三方將在推動SHJ太陽能電池實現產業化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在產業化運營、技術、資金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
據了解,項目將建設SHJ太陽能高效電池中試線和產業化運營,量產化SHJ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將超過23%,所生產的太陽能組件功率有望達到500W,同時硅材料成本將降低至少40%以上。
高效化的趨勢已經是行業共識,通威股份在疊瓦組件、SHJ電池方面的嘗試讓人敬佩。畢竟他們一直以上游硅料、電池片業務為主,如此在新型高效技術方面投入并做出成績并不簡單。
編輯點評:
通威股份的發展速度業內人士有目共睹。以上游硅料、電池片業務為基礎,以強大的成本管控能力為前提,通威股份的未來發展可期。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已有的業務基礎之上擴張進取,通威股份正在順應行業的高效化潮流,開始在高效電池技術領域有所布局,再結合他們在下游領域的“漁光互補”業務,通威股份在光伏產業的布局有望越來越完善。
NO4、晶科能源
晶科能源現在已經是全球當之無愧的組件巨頭,在近年來的發展中,盡管國內市場火爆,但是晶科能源一直堅持國內、國外兩條腿走路的策略。這樣的全球化布局為晶科能源在“531”之后占得先機。這在其亮眼的財報中得到了最大的體現。
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晶科能源組件總出貨量為2,953兆瓦,環比增長5.7%,同比增長24.4%,創全行業單季出貨歷史新高。總收入為66.9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10.5%,同比增長4.3%,亦創歷史新高。毛利率提升至14.9%,環比增長2.9個百分點。營業利潤為1.880億元人民幣(2,740萬美元),環比增長98.7%,同比增長104.6%。基于強勁的全球業務表現和對四季度的可見度,晶科預計2018年太陽能組件總出貨量在11.5吉瓦到11.8吉瓦之間。
縱觀晶科能源在2018年的表現,他們的年度關鍵詞是“穩居第一”。
年度關鍵詞:穩居第一
從2016年開始,晶科能源的組件出貨量已經為當年第一。而自從晶科能源坐上全球第一這個寶座之后,就再也沒有下來過。
在工信部組織開展的第二批綠色制造名單中,晶科赫然上榜,這證明了晶科能源產品的高品質。而這樣的品質也為晶科能源吸引了史上最大的光伏組件供貨協議。根據協議,晶科能源將為美國電力公司NextEra Energy提供上限為2,750 兆瓦(約700萬塊)的高效光伏組件。
極高的市場認可度及恰到好處的布局讓晶科能源在2018年取得了突破式進展。而在技術創新方面,他們依然不落后。
2018年4月,作為半片技術的引領者,晶科能源發布半片技術白皮書,對半片技術及產品的特性、特點進行了解析,有望引領半片組件發展熱潮。
2018年5月,晶科能源宣布,公司60P規格高效P型單晶組件功率突破370W,N型組件功率達到378.6W,再破世界紀錄。
在強大的技術實力基礎上,晶科能源在上海SNEC展中一口氣發布Cheetah 410瓦超跑組件、380瓦P型雙面組件、全系列半片組件等在內的多款新品,大放光彩,引領產業新一輪技術變革和創新浪潮。
年度關鍵詞2:晶科電力
盡管晶科電力與晶科能源并沒有從屬關系,但是同屬于光伏大佬李仙德旗下的企業,晶科電力與晶科能源明顯屬于同一陣營。而除了晶科能源的大放光彩,同屬“晶科陣營”的晶科電力在2018年也是收獲滿滿。
與晶科能源定位于組件供應商不同的是,晶科電力主要專注在電站項目開發領域。據了解,晶科電力該在后期運維方面還積累了超過220座(超3GW)電站的實際運維經驗及80TB的實際運維數據,位于公司總部的智能化運維云平臺每分鐘能夠處理18萬條運維數據。
而真正讓業內意識到晶科電力強大實力的是該企業在第三期領跑者項目企業優選中的突出表現。
在今年的應用領跑基地競爭優選中,面對各巨頭以及央企的激烈競爭,晶科電力在應用領跑者項目、技術領跑項目的優選過程中拿下10多個項目,成為今年領跑者優選最大贏家。
根據最新消息,中信建投已完成了對晶科電力的上市輔導工作,輔導效果良好。也就是說,晶科電力已經具備發行上市條件。
編輯點評:
晶科能源高瞻遠矚的全球化布局為企業贏得了先機,使得企業在“531”之后脫穎而出。而在光伏中概股紛紛自美股退市的情況下,晶科能源在美股的堅守也贏得了收獲。另一方面,晶科電力的成長極大的強化了“晶科陣營”的實力,如果晶科電力上市成功,那晶科陣營或將形成產業生態圈,得到更好的發展。
NO5、天合光能
從納斯達克退市之后,天合光能低調了很多,但盡管如此,沒有人能否認天合光能巨頭企業的身份。截至2017年11月15日,天合光能光伏組件累計出貨量已突破30GW,全球排名第一。資料顯示,天合光能早在4年前便奪得組件出貨量全球第一的寶座,其時行業正值爆發前夜,但是天合光能并沒有選擇大肆擴張,反而選擇了趁勢轉型。2018年,天合光能的轉型來到關鍵階段,在這一年他們專注做了兩件事,一是修煉內功,二是轉型升級。
年度關鍵詞1:修煉內功
作為光伏產業巨頭,天合光能雖然相對低調,但是卻一刻也沒有放松增強自身競爭力。2017年12月18日,工信部正式發布《關于公布第二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名單的通告》,天合光能憑借在光伏組件產品制造領域的精鉆深耕,榮登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
2018年以來,天合光能的技術創新成果頗豐,領先推出了包括P型晶硅PERC組件、雙玻組件、全背電極(IBC)高效組件、智能組件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帶動光伏產業的技術升級。在戶用領域,天合光能旗下的戶用品牌天合富家發布的第三代原裝系統也在業內引起了良好反響。
而在“531”新政發布之后,天合光能展現了極強的應變能力。在國內中標多個領跑者項目的同時,還在烏克蘭、歐盟等海外市場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多點開花的發展進一步提升了天合光能的領先優勢。
2018年11月,2018中國企業知識產權競爭力百強榜正式出爐,作為唯一入選的光伏企業,天合光能展現了極強的實力。
年度關鍵詞2:轉型升級
事實上,早在幾年之前,天合光能已經不滿足于做一個單純的光伏企業。2018年,天合光能開啟了3.0新時代,致力于成為全球能源物聯網的引領者。
2018年1月,天合光能與西門子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的合作代表了能源行業兩家領先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他們將攜手探索能源物聯網以及智能微網領域的綜合能源服務。
據了解,天合光能將通過創新、品牌、全球化、平臺化、智能化和產融協同六大戰略,從光伏產品、光伏電站向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延伸,開啟發展的新篇章。
2018年,天合光能的轉型迎來了突破,3月份推出的天合智能優配產品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該三維一體的智能光伏系統可以讓光伏系統提高30%以上的發電量。此外,今年10月,天合熱泵3.0產研基地投產,標志著天合光能將為用戶提供從電源到熱源的“光伏可再生能源+熱泵高能效產品”的總體能效管理解決方案。
編輯點評:
在巔峰時期選擇韜光養晦,開始轉型升級,天合光能卓越的遠見與魄力令人欽佩。恰當的全球化產業布局讓天合光能擁有了抵御行業風險的能力;極具遠見的能源布局讓企業的未來充滿希望。蛻去世界第一的光環,天合光能修煉的內功已經快要大成。
NO6、晶澳太陽能
與晶科、天合類似的是,晶澳太陽能也是一家以組件聞名的產業巨頭。在工信部公布的《2018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公示》中,晶澳的高效太陽能光伏組件數字化車間榜上有名。在國際市場,晶澳在日本的組件發貨了達到3.3GW,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與天合類似的是,晶澳也從納斯達克退市,但是相對于天合,晶澳的回A進程明顯要快的多。
回首2018年,晶澳太陽能的年度關鍵詞是“飛速借殼”。
年度關鍵詞:飛速借殼
作為從納斯達克退市的光伏中概股之一,晶澳太陽能的回A之路一直備受關注。2015年6月,晶澳太陽能就宣布了私有化計劃,然而直到2018年7月17日才正式退市。但是正式退市之后,晶澳太陽能便開始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飛速借殼”計劃。
7月23日,在晶澳太陽能正式退市的僅僅6天之后,天業通聯公告稱,擬購買晶澳太陽能100%的股權,構成借殼上市。
而在借殼計劃被報道的同時,晶澳太陽能早已通過股權變動及關聯公司的各種變更等股權變動以及關聯公司的各種變更等一系列操作簡化了股權結構,并加強實控人對公司的掌控力度。不但有效規避未來的關聯交易問題,而且加快了借殼上市進程。
在回歸A股這個方面來說,晶澳太陽能雖然退市過程稍顯曲折,但是在迅速上市這方面領先其他企業太多。而晶澳太陽能一系列操作讓人重新認識了這家企業強大的底蘊與實力,在行業震蕩的今天,晶澳太陽能一旦回A成功,便如蛟龍入海,擁有更加強大的競爭力。
編輯點評:
盡管多有波折,但是晶澳太陽能的回A之路卻走到了最前。越是行業低谷時期,企業越是需要資金,晶澳太陽能如果能率先回歸A股,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有巨大的幫助。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政策影響,市場的不景氣也影響了金融機構對光伏行業的信任度,晶澳太陽能在上市之后也將面臨不小的考驗。
NO7、阿特斯
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阿特斯,組成了納斯達克退市三人組。不過與天合、晶澳不同的是,阿特斯并未明確要回歸A股,僅僅只是準備私有化退市而已。而阿特斯的退市之旅似乎并不那么順利。但是另一方面,阿特斯在今年的業績卻遠比大多數企業要好。
數據顯示,阿特斯第三季度組件出貨量1590MW,營收7.68億美元,同比增長18%,毛利率高達26.1%,凈利潤0.665億美元,相比2018第二季度的0.156億美元同比增長327%。
在行業低迷的情況下,保持盈利已屬難得,像阿特斯這樣逆勢增長的便更加少見。這也難怪財報出爐之后,阿特斯股價漲幅高達11.09%。取得如此上佳的成績,阿特斯有何秘訣?
年度關鍵詞1:深耕海外
全球化的布局是今年光伏企業創收的關鍵,對于阿特斯來說也不例外。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31日,阿特斯處于開發后期的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總量(含在建項目)約2.9GW,其中處于海外的項目占比90%以上;在運營中的太陽能光伏電站約1.1 GW,其中海外電站占比57%。
由此可見,阿特斯的電站開發及運營業務主要在海外市場,這也是為什么他們在“531”之后能夠逆勢增長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阿特斯在制造端也是春風得意。據了解,阿特斯2018年全年銷售額預計在35.3~36.4億美元(約合240~247億元人民幣)。到2018年12月31日前,阿特斯硅錠、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產能將分別達到1,650兆瓦、5,000兆瓦、6,250兆瓦和8,700兆瓦。此外阿特斯將根據市場情況繼續擴大組件產能,預計到2019年6月底,組件產能將達到9,360兆瓦。
年度關鍵詞2:退市計劃擱淺
2017年12月,阿特斯宣布,董事會已收到了董事長兼CEO瞿曉鏵博士的私有化要約,這標志著阿特斯將開啟從納斯達克的退市之路。
但是橫空出世的“531”新政給行業帶來了新的變化,阿特斯的股價也因此震蕩下跌。也正是因為行業形勢不樂觀,阿特斯的私有化之路受到影響。
根據最新消息,因為瞿曉鏵博士提出私有化建議以后的時間里光伏行業變化顯著,瞿曉鏵博士獲得足夠融資的能力存在不確定性,阿特斯已決定向董事會推薦解散為其私有化成立的特別委員會,并停止審查擬議交易。瞿曉鏵博士已同意撤回私有化建議書。
也就是說,在“531”政策的影響之下,阿特斯的“私有化”之路宣布擱淺。
在提出私有化計劃之初,阿特斯并沒有流露出回歸A股的意向。目前來看,其私有化擱淺帶來的影響尚不明確,未來不排除瞿曉鏵博士修改方案之后繼續提出私有化要約的可能性。
編輯點評:
與其他同行相比,阿特斯在海外市場的開拓明顯要更加深入。特別是在美國不斷對我國光伏進行不公平的貿易管制的情況下,阿特斯仍然在美國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收獲,令人感慨。而在私有化被阻礙之后,阿特斯的退市計劃或許將要延期。未來行業度過寒冬,阿特斯在美股或許有其他市場機遇也猶未可知。
NO8、陽光電源
在光伏系統中,逆變器相當于系統的“大腦”。逆變器的品質也會對光伏系統的發電效率產生直接影響。而在這一領域,陽光電源是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
根據財報,陽光電源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6.45億元,同比下降15.0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7億元,同比下降19.161%,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7.49億元,同比下降43.581%,實現凈利潤2.24億元,同比下降41.301%。
陽光電源的三季報顯得稍微有點“骨感”,然而在行業“寒冬”的前提下,業績出現下滑也是情有可原。業績稍微下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應對問題的方法,在2018年,陽光電源仍然在進步。
年度關鍵詞1:“光伏+儲能”
近年來,陽光電源持續領跑全球逆變器市場。逆變器產品早已經涵蓋大型光伏電站、光伏扶貧、分布式、領跑者等市場。到了2018年,陽光電源布局多年的“光伏+儲能”領域開始放量。
2018年,陽光電源先是發布工商業儲能系統PowCube 100,堪稱工商業儲能全能選手。此后不久,又推出全新的大型儲能集成系統ST2134kWh-4000,引起業內極大關注。
事實上陽光電源在儲能領域布局多年,只不過在2018年才開始大規模發行產品。據悉,目前陽光電源全球累計參與儲能項目超過600個。
年度關鍵詞2:加碼海外
國內市場需求的轉弱讓海外市場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方面陽光電源也早有布局,2018年7月27日,陽光電源在印度班加羅爾的工廠舉行了盛大的投產儀式,該工廠年產能達3GW,是陽光電源在海外投資建設的光伏逆變器制造基地。該工廠的投產標志著陽光電源在印度乃至整個海外市場的業務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
此外,由于國內儲能成本依然相對較高,陽光電源將儲能業務的重心也放到了海外。據了解,2018年上半年,陽光電源儲能業務持續發力,先后拿下歐洲、北美、日本等海外市場多個數十兆瓦時大單。而早在2018年初,陽光電源的儲能業務便成功突破了北美及加拿大市場。
編輯點評:
陽光電源作為老牌光伏企業,卻表現出了生機勃勃的一面。在國內市場放緩的情況下,他們在海外的建廠速度不可謂不快,這就使得企業的應對風險能力有了極大的提升。而在儲能領域,陽光電源已經走到了大多數企業的前面。與儲能相結合是光伏發電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有心布局儲能的企業有很多,但是都因為國內儲能成本過高而停止了布局。而陽光電源大力發展儲能并將重心放到海外,這樣的發展模式非常成功,值得其他企業借鑒。
NO9、漢能
漢能是整個光伏行業極為特殊的存在,論其在薄膜光伏產業的地位,稱之為“獨角獸”也不為過。2018年漢能也是歷經風波。
年度關鍵詞1:黑科技
相對于傳統晶硅電池,薄膜光伏電池有柔性、弱光性能優越的特性,因此薄膜電池可以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市場。而漢能將這些特性發揮到了極致,發電紙、發電背包、充電寶、汽車、幕墻,這些黑科技總是讓人大開眼界。2018年,漢能的黑科技依然沒讓人失望。
4月16日,漢能推出新一代漢瓦產品——單玻漢瓦。將柔性薄膜太陽能芯片與高透光玻璃相結合,可替代各類傳統屋面瓦。
4月27日,漢能薄膜發布新品“漢傘”,這是全球首款基于柔性薄膜太陽能的科技傘。擁有159項專利,可提供長達10小時的夜間照明。
9月29日,漢能發布新品“漢墻”, 顛覆了人們對于傳統玻璃、墻面、建筑乃至城市的認知與想象。創造性地將先進的太陽能薄膜技術“植入”,讓普通玻璃變身“發電體”。
黑科技產品的發布依靠的是漢能強大的技術實力,今年2月,漢能薄膜太陽能技術打破三項世界紀錄。其子公司Alta Devices制備的單結砷化鎵GaAs薄膜太陽能組件光電轉化效率達到25.1%,創下最新世界紀錄。此外,漢能旗下的玻璃基大面積銅銦鎵硒(CIGS)薄膜組件轉化率達到18.7%;濺射法制造的柔性銅銦鎵硒薄膜組件轉化率達到17.88%,均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
年度關鍵詞2:從復牌到私有化
自2015年股價“腰斬”而被勒令停牌之后,上市公司的復牌一度是近幾年漢能持續努力的首要目標,但是這一情況在今年有了極大的轉變。
今年4月,漢能薄膜公告稱已完成香港證監會提出的第二個復牌條件,復牌得到巨大進展。如無意外,接下來的就是等待證監會根據規則同意漢能的復牌申請。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自4月漢能達成兩大復牌條件之后,一直到8月,關于復牌的事情仍然未見風聲。更為讓人擔憂的是,根據最新生效的“上市規則修訂除牌架構”條款,如果2019年7月31日還沒有復牌,那漢能將面臨被強制退市的困境。
在這期間,盡管漢能薄膜的業績表現堪稱驚艷,但是其復牌事宜的受阻卻也是事實。在此情況下,漢能不得不開始了自己的私有化過程。
10月23日,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鑒于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停牌已經超過三年,出于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公司決定對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私有化之后公司擬在國內A股上市。
而在私有化要約發布之后不久,漢能掌門人李河君退出了漢能控股大股東的行列,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弟弟李偉均。另外,李河君也將其在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的持股的24%轉讓給了李偉均。而在此之前,李河君已經辭去了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漢能控股集團的法人代表一職。
分析認為以上李河君股權轉讓等操作是為了實現回A而提前準備。
編輯點評:
近年來,漢能在業績、戰略伙伴、訂單等各方面都情況良好,似乎早已萬事俱備只欠“復牌”。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復牌事件的受阻原因令人疑惑。不過,漢能最終選擇私有化也許能打開新的機遇。而在未來的時間里,漢能還需要用更多的成績來證明自己,并帶領全球薄膜光伏產業迅速發展。
NO10、國家電投
國電投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其業務涵蓋核電、火電、水電、新能源、鋁業、金融等多板塊。很少有人知道,在能源領域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電投也是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光伏電站投資企業。截止2017年,國電投電力總裝機容量1.2億千瓦,其中包括火電、水電、核電、太陽能發電、風電,在全部電力裝機容量中清潔能源比重占44.37%,具有鮮明的清潔發展特色。
年度關鍵詞:制霸全球
國家電投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世界第一,擁有科技研發、規劃設計、多晶硅、光伏電池、組件制造、工程施工、生產運營、培訓等完整的光伏產業鏈。
截至2017年底,國電投擁有光伏裝機1166萬千瓦,形成了酒泉、共和、格爾木、哈密、鹽城等大型新能源基地,資產主要分布在中國青海、新疆、河北、江蘇、甘肅等30個省區( 不含境外)。
另外,國電投通過水光互補、風光互補協調運行,關鍵技術研究,成功解決了光伏發電日內出力的波動性、隨機性和間歇性較大問題,提高了光伏發電電能質量和電網運行穩定性,填補了國際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的空白。
數據顯示,2018年底國電投預期并網的光伏電站規模將高達13GW。預計到2020年,國電投光伏發電裝機將達到15 GW,屆時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將達50%。
2018年,國電投用了更多精力放到了光伏扶貧方面。數據顯示,截止10月17日第五個“國家扶貧日”,國電投建成光伏扶貧項目126萬千瓦,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甘肅、河北等10個省區的貧困地區或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可為4萬貧困戶創造20年戶均增收3000元的收入。
9月,歐盟宣布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于9月3日到期后終止。國電投水電與新能源部板塊負責人王海民表示,作為中國光伏產業最重要的市場,歐盟此舉將在全球范圍產生示范效應,公司將加速重返歐盟市場,并加大在該市場的合作與開發。
編輯點評:
國電投是毫無疑問的能源巨鱷,盡管光伏產業只是國電投眾多能源業務中的一屬,但其體量和規模依然穩居全球第一。而作為能源界的領導企業,國電投正通過清潔能源的不斷發展來提升清潔能源發電比重,對于清潔能源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歐盟雙反終止之后,未來的2019年,我國光伏產業有望在國電投的帶領之下在歐洲市場再創輝煌。